第二百五十九章:被迫南巡的天啟皇帝[第2頁/共3頁]
朱由校高低打量上奏的“閹黨”群臣一番,再看看以韓爌為首,儘皆沉默的東林眾臣,嘲笑道:
天啟朝廷已經疇昔兩個年初了,如楊漣那般不知輕重就敢說話的,要麼已經被一擼到底,要麼就是已經自沉於戶,溺斃湖中了。
“陛下的意義,就是朝廷決策的方向!”
甫一落座,閣中世人忙都起家,恭敬道:
“坐吧,都坐吧。”
天啟二年,魏忠賢翻三大案清除東林,形成一大片朝廷官員的缺額,孫鼎相被召回京師,任都察院左副都禦史。
“陛下——!”顧秉謙厲聲驚醒,道:
......
眼下皇權鼎盛,內閣權勢為軍機房所分,大不如前,但聲望還是,顧秉謙也要考慮為甚麼天啟天子還把這個東林閣老留在首輔的位子上。
“還是那句話,朝廷對察哈爾等還冇有完整倒向建虜的蒙古諸部,要以懷柔為主,攻伐為輔!”
崔呈秀畢竟是兵部尚書,對於邊關戰策是很有發言權的,他這一發言,世人都不得不仔諦聽起來。
散朝不一會兒,韓爌回到文淵閣,見很多大臣都已經等在這裡,歎了口氣,坐到本身位子上。
“諸位都說說,該如何辦…”
話音落地,群臣群情紛繁。
“可他察哈爾部犯境大同,擄掠走七八萬邊陲百姓,另有無數的牛羊物質,這莫非就算了?”
隻見他一手敲著桌案,一手比劃起來。
見狀,崔呈秀毫不料外,調侃道:
顧秉謙斜睨一眼,發明說話的是都察院左副都禦史孫鼎相。
“這…”朱由校仍顯得有些躊躇。
崔呈秀就不是甚麼重視形象的人,要不也不會去跪舔魏忠賢以求上位了,遭人誹謗,當即便是破口痛罵。
韓爌擺擺手,掃了一眼文淵閣,說道:
畢竟韓爌還是內閣首輔,並且朝中名譽甚高。
“既然如此,就由軍機房、禮部安排南巡之事吧!”
“本部也不能人所難,本日奉陛下的諭旨叫眾位來這文淵閣,就是要議出個章程。”
“本部有說過就如許算了嗎?”
“陛下在朝上已經表了態,要聯蒙抗金,朝廷對察哈爾部,要采納懷柔態度,不能過分相逼。”
朱由校明黃色的腳靴踮在地上,微微一頓,調轉了腳尖,任憑階下群臣群情紛繁,卻還是不發一言。
“當年廣寧之戰,蠢材王化貞一意孤行,喪銳師十三萬,險使廣寧淪陷,鑄成大錯。朝廷對因而否放棄關外,眾說紛繁。”
“固然如此…但孫禦史方纔所說,固然平平無奇,卻也有些事理。”韓爌見孫鼎相麵紅耳赤,遂出麵末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