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天災人禍[第2頁/共3頁]
看到這裡,朱由校胸中起了一絲波瀾,沉吟半晌,即禦批道:
接下來的半個多時候,朱由校就如許坐在西暖閣當中,伴著頭頂的電閃雷鳴,另有自閣內宣德爐中傳出的淡淡熏香,批完了方纔送來的六十餘份奏疏。
較事的密奏簡練而又有力,隻要一小行字,但足以令上頭的天啟天子明白整件事情原委。
“督辦司田爾耕直奏陛下曉得:
設立軍機房,隻是為今後發聖旨能便利點,漸漸構成繞過內閣,從司禮監擬旨,自軍機房直髮的形式。
天啟二年逐步開端的各種災害,對大明朝是個沉重的打擊,但是也有好處,那就是讓朱由校不消再去編排甚麼來由,能夠名正言順的開端大力清算朝廷官員。
保障這六十多道諭令下達至處所的要素,其一是要有兵權,其二是要有服從的官僚體係,其三,就是要有呼應的監察有司。
對於孔府這類自誇賢人以後的惡棍家屬,就得以惡製惡!
朱由校伸了個懶腰,在心中冷靜感慨,在明朝做天子,這真不是個讓人費心的活。
“霹雷——!”
王朝輔顫顫巍巍地翻開密奏,隻是將眼一望,便知此事成果將會如何。
山東三省大震,朱由校汲引了一批以溫體仁、楊嗣昌為首的保皇派新銳文官,他們現在已經在基層任職,發光發亮。
讓他們好幸虧曲阜待著,隻要不惹事,當代衍聖公的麵子,朝廷還是會給,可如果他們蹬鼻子上臉,這事可就不那麼好結束了。
手中捏著筆的朱由校輕嗬一聲,竟然又地動了,他伸脫手蘸上墨汁,彷彿早已見怪不怪,禦筆硃批:
督辦司、東廠,另有至今隻要朱由校本身才曉得的較事府,都是這類機構,專門為天子辦事。
對孔府的態度,朱由校這個做天子的很簡樸。
“發內帑銀一百萬兩賑災,由錦衣衛督辦司全程督辦,敢伸手賑災銀款者,抄家、立斬!另從臨省調駐軍往祥雲,安寧次序。”
當天,朱由校想了一夜。
......
孔府延綿至今,曆朝曆代的天子,不說心底是如何想的,歸正在明麵上都要尊奉孔聖以後,以拉攏天下士子與士大夫階層。
當然,光批本子還不可。
一名小閹冷靜走進西暖閣,抱起六十餘份本子,回身就走。
底子不需求朱由校再去用《京報》造甚麼勢,直接下諭換一批官員就行了,因為在這個節骨眼上,朝廷賑災救民的當口,絕對不會有人反對。
這個時候,魏忠賢的感化便凸顯出來,起碼來講,他部下的東廠查緝才氣還是超卓,諜報網遍及天下,各路狗腿子,就更不消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