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熊廷弼的選擇[第2頁/共3頁]
熊廷弼穩住心態,想了一陣,還是放下心中對閹黨的惡寒,接到手上看了起來。
傅應星開端在一旁煽風燃燒。
“嗯,不錯,封驗勝利,報往兵部吧!”
若非戰時,遼東風景常常令民氣曠神怡,有所感慨,隻是現在的熊廷弼,卻毫無撫玩風景的心機。
眼下不去報仇,反倒聖母起來了。
“他說將軍炮擊中奴酋大營,逼退奴兵,可這遼東之地,稍有知識的軍將,哪一個不曉得,那是日寒成凍,奴兵掘地不成!”
在他看來,毛文龍的東江軍不過是一隻隨時都能碾死的臭蟲,底子不敷為慮。
熊廷弼方纔巡城返來,穿戴著甲冑,正坐在爐邊烤火,一眾將校均是沉默寡言,不曉得在想些甚麼。
“並且袁崇煥在捷報中稱,城頭紅夷將軍炮擊中努爾哈赤大營,擊傷奴酋,捷功首級三千餘顆,擄活奴二百餘人。”
曹文昭從甲帶上取出捷報,道:“稟台台,擬好了。”
在這二人對峙的守城戰策下,建奴不得寸進,加上登萊袁可立隔海相望,流民迴歸,民氣尚暖。
熊廷弼聞言,走向城牆,將手撫在厚重的磚石上,望向遠處的白皚皚一片,心中糾結。
本覺得板上釘釘的事,冇成想卻在熊廷弼這個環節出了忽略,這小子客歲差點讓東林黨彈劾死。
相對於阿敏,他的東江軍勢單力孤,守守島還行,出去野戰聲援朝鮮,那但是兵家大忌了。
接到複書,魏忠賢但是氣了個好歹。
“但是功德?”
聽出魏忠賢不太想和熊廷弼撕破臉,傅應星也及時打住,扣問道:
但是於公,眼下閹黨勢大,朝中需求留下一部分東林黨人去製衡,這纔是天子想要的成果。
“奴兵圍遼陽一月不足,大小數戰自退。我軍捷功奴夷首級二百九十六顆,擄女奴三名,降活奴十七名…”
“這兩位朝堂重臣,一年前但是彈劾我的急前鋒!”熊廷弼嘲笑,卻俄然話鋒一轉,問:
正麵疆場靠不住他們,但是側麵和背後,也能靠著天時、人和,把阿敏滋擾的焦頭爛額。
天啟元年仲春,朝廷正忙著殿試和皇宗子降世,東江軍與朝鮮軍一東一西,擊潰阿敏主力於義州,光複了義州全境。
“你說功德也可,說成好事也行。”
屋內固然暖和,但遼東這裡燒炭的爐子,老是令人感覺胸口憋悶,熊廷弼性子上來,也便不顧世人勸止,再次踏入飛揚的雪花中。
“台台所言,末將銘記在心,隻是魏忠賢之事,要如何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