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朕就隨便問問[第2頁/共3頁]
在東林黨人眼中,魏廣微明顯犯有錯誤,卻再三遭到偏袒。魏大中僅因正值諫言就遭罰俸,且差點身受庭杖之苦。
那次袁崇煥獲得保舉,是因為在遼東給魏忠賢修了生祠,送了清玩,現在的郭尚友亦是如此。
何況,先宿世態炎涼魏廣微也看得一清二楚,現在有魏忠賢撐腰,這口氣也不能就如許嚥下。
明麵上,朱由校看在內閣首輔韓爌的麵子上,免責了魏大中的庭杖,但冇過幾日,又另下諭道:
看著滿臉忐忑的魏忠賢,朱由校哈哈大笑,走到壁前拿起寶劍,道:
就在他找機遇抨擊時,一件大事又在朝廷產生。
這些人早就看清了東林黨人的嘴臉,大多數都是挑選倚靠魏黨上位,郭尚友聞聲寧夏巡撫一職空缺,就是如許做的。
可就是如許有才氣,真正廉潔的官員,也因出身魯黨並非東林而蒙受架空。
吏部尚書趙南星兼領都察院,以樸重著稱。
魏忠賢那廝在念奏疏時使了障眼法,與閣臣顧秉謙一番曲解,天子聽得雲裡霧裡,竟還真覺得是魏大中有錯在先。
朱由校接到手上,看了一眼落款,道:
郭尚友想獲得此職,便四周托人討情,動用乾係,其弟子也主動活動,聯絡朝中重臣,為他保舉。
就連魏廣微在拜入閹黨門下之前,都對名聲極其正視,更彆提魏大中這類東林元老重臣了。
魏忠賢這個販子出身的東廠廠公,一脫手就讓東林黨人上天無路、上天無門。
當僅憑小我才氣和政績不敷以更進一步時,真正想一展抱負的人,就會去想彆的的體例。
因為這庭杖,打得他血肉恍惚,那隻是出口惡氣,真正要命的是在抽他的臉麵。
“朕隨便問問,廠臣不必嚴峻。”
魏廣微在當時久有賢名,且出身書香家世是真的,其人道格小肚雞腸也是真的。
寧夏係九邊重鎮之一,四戰之地,極其首要,各黨都要爭奪。
“爺,寧夏巡撫一職出缺,按例要廷議推舉,奴婢這有小我選…”這天,魏忠賢來到西暖閣,笑眯眯說著。
郭尚友,字善儒,號瞻月,山東濰縣人,萬曆二十九年進士。
和魏廣微的門路差未幾,也是遭到東林黨架空,實在冇了門路,這才投到閹黨門下。
朱由校看過這份討情奏疏,也曉得是魏忠賢插手此過後,東林黨慫了,隻想著保住魏大中的名聲,不想再究查魏廣微了。
魏忠賢見天子一身戎裝已穿戴整齊,知他不想現在就看,也趕緊側身讓開,大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