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年少輕狂多仗劍 第十章 行知書院(上)[第3頁/共7頁]
“先生,門生徐茗兒有所得,請兩位先生斧正。”得了題後第一名完成的不是彆人,恰是有江南第一才女之稱的徐茗兒,“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孀娥檻外梅。出世冷挑紅雪去,離塵香割紫雲來。槎枒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
張之極當然也不會驚駭對方的身份,不過該共同的還是要共同,畢竟透露了對誰也冇好處,但是被人家借了名頭利錢還是要收一些的,因而他大聲回道“真是巧,前幾日聽聞表弟鼓搗出了一件好玩的玩意,表哥正想去找你討要幾件了,本日就碰到了,表弟應當不會捨不得吧?”
“方老弟剛纔不是有所得嗎?何不吟來大師賞鑒一番?”朱應安過了一關,卻不忘老朋友方世鴻。
“既如此鄙人就不謙讓了,聽完吳兄的發起,我俄然靈光乍現偶得一首,念來大師點評一番。”限時盞茶時候,可這也不過彈指工夫就有了實在有些不成思議,更不成思議的是此人竟是張之極,張之極在行知學院讀的騎射
在張之極想埋冇身份看朱由檢演出時,朱應安卻給他拆了台,一雙肥胖的手拉著張之極道“子瑜有這麼風趣的表兄弟如何不早些先容我們熟諳呢?”
“我有兩位兄弟也是對此物非常獵奇,以是代他們一併向表弟討小我情。”
莫聲白輕踱兩步吟道,“揮毫落紙墨痕新,幾點梅花最可兒。願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儘成春。”
“好詩好詩,有遠景有遠景,有動有靜,有人文有抱負,乃至比聲白的更勝一籌。”趙先生撫掌獎飾,方世鴻但是他的門生。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篇,不會作詩也會吟。朱由檢熟讀的可不止唐詩,另有明末幾百年後的詩,連考慮都不消考慮他就能隨便吟出幾首寫春寫梅的詩,“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儘覺春生。千紅萬紫安排著,隻待春雷第一聲。不知方公子可還對勁?”
“久聞先生大名,門生受教了。”徐茗兒朝兩位先生揖了一揖。
“獨坐水池如虎踞,綠楊樹下養精力。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出聲。不知方公子感覺如何?這類詩你若想聽我隨便給你吟個十首八首,隻是小爺不屑於此罷了。”朱由檢的意義是不屑於抄襲後代,在方世鴻聽來倒是不屑於作與他聽,這是赤裸裸的鄙夷,但是兩首詩下來高低立判,論情懷論格式這兩首詩都是上上之作,即便莫聲白也有所不如,方世鴻更不是敵手了,何為千古名句,這就是。
這時方世鴻偷偷扯了扯莫聲白的衣袖,莫聲白本是方從哲的對勁弟子,以是兩人向來走的極近,雖是一個小行動莫聲白已是明白了方世鴻的意義,略微思考,莫聲白便趁著兩位先生點評的機會寫了個紙條遞給了方世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