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文學版[第1頁/共4頁]
首當其衝的當然是崇德九年蒲月東胡入侵的大事,東胡以數萬馬隊突破長城邊防,十幾個州縣被攻破,數十個製置使,防備使,或是知府,知州,知縣,統製戰死,北方京師一帶喪失極其慘痛,幾十萬軍民或被殺,或被俘。
題材則以詩詞歌賦為主,多數是詩和詞,也有小段的版塊放一些戲曲的戲文,市道上傳播的戲文多數是這些名流所著。
報紙上是一片歡娛,對李國瑞如許的重臣不乏溢美之詞,朝廷亦是已經賞錢一千萬錢給李國瑞,同時授開府儀同三司,李國瑞入兩府為在朝幾成定局,也算是一戰成名了。
廂軍在漳州流民中遴選新軍,安家費五貫錢,日給錢四十文,當然包吃包住。
全部大魏有一百二十萬的正規軍,統稱為禁軍,另有幾十萬人的廂軍,歸處所節製批示,分為城防營,江防營,河防營,或為各寨,用來防備海盜,山匪。
從諸多名字中徐子先公然看到了最熟諳的阿誰,趙王府的那位族兄,少年風騷,文采驚人,雖是宗室不能插手普通科考,其卻隱姓冒名,二十歲不到在文教鼎盛的福建路考中了舉人,被時人引為神童,厥後又插手鎖廳試,成了正式的國朝進士,三十來歲就坐到了建州通判,當世大儒。
徐應賓曾經但願徐子先能考中文進士,如許人生就順利很多,並且能堆集起家資,前兩代南安侯都是坐吃山空,徐應賓倒是考中武進士當了官,俸祿優裕,可惜冇當幾年就被岐山盜所敗,在麵對下獄的威脅下他殺而死。
對一份勝利的晚報來講,這些軍政大事登了一定能叫百姓感興趣,比如之前的徐子先對這些直接翻疇昔不看。
徐子先先到配房裡用熱水洗了澡,換了一身簡便衣裳,剛坐下拿起本書在讀,小廝徐名出去道:“世子,奉常李大人來了。”
這幾天會儘快更新,看到的朋友請保藏,感謝。
肉類,魚類,糧食,各種民生物價都有小幅度回調,這倒是普通,夏季時物價好歹會回落一些。
某小說家招寫字好且快的助手,一天一百文,小說家口述,助手招錄謄清。
此人穿戴從七品文官的袍服,頭上一頂展腳襆頭,烏黑的裡襯和青色的官袍都熨的很平,看的出來這是一個一絲不苟本性很鬆散的人。
李儀是北方人,到福州來諸多不便,還好徐應賓對他很信賴,時候久了,當一個侯府奉常官還算合格。
李儀四十來歲,方麵大耳很有福相,由舉人功名入仕,因為冇有人脈一向隻能當小吏,厥後被上京覲見的南安侯徐應賓賞識,直接帶了他回福州,算是有知遇之恩。
翻看軍政版就占了徐子先不短時候,再翻社會民生版,倒是先看看物價。
大魏宗室軌製與前朝分歧,皇子不必然能封王,第一代南安侯就是皇子,但因為母妃職位不高,本事又很平淡,不受文宗天子喜好,隻受封侯爵,並且冇留在京師,也冇有去江陵,而是到了福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