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父,子,孫[第2頁/共3頁]
“你啊,哎~此事就這麼定了,為了我楊家基業,我這個做父親的此次便專斷一把,明日便將修兒送回弘農故鄉,你本身則好好想想,想明白了,再來和我說。”
楊賜聞言放下了粥感喟道:“首要還是這個秦宜祿啊,然明兄已是古稀之年,其後輩中也並無特彆超卓之人,無所謂了。”
提起大孫子,楊賜也忍不住臉上暴露了些許慈愛之色。
“這……名聲,他必定是不缺了的,二十出頭便已經名揚天下,再多的名聲對他來講反而是纏累了。賦稅等俗物自不必說,傳聞此人與蓋元固訂交莫逆,真若說大富,這蓋家恐怕還要在我們楊家之上。”
弘農楊氏的嫡子嫡孫,拜這二十出頭的長輩後生為師?
“隻是傳聞此人乃是董卓所拔擢,而董卓,卻也是我們關西的叛徒,現在已經是袁隗帳下所養的一條忠犬了,也恰是是以,這秦宜祿此前藉著這一層乾係實在攀上的是那些黨人的線,此人當真捨得改換門庭麼?那袁隗,又該做何反應,他莫非就不會拉攏此人麼?”
一想到自家兒子好歹也是當了爹的人了,又是當朝九卿,多少也給他留了一些麵子,便不再說這個話題,低頭開端吃粥了。
“滅……冇頂之災?就因為這一本春秋?”
而那秦宜祿,張奐,這一波人都是典範的武夫啊,讓楊修跟著一群武夫學習,學甚麼?
“有甚麼顧慮麼?”楊賜問。
“這一本春秋左氏傳我徹夜地看過了一遍,假以光陰,左傳的職位恐怕還要置於那穀梁傳之上的,看其思惟,倒是更像是我們今文文學一派,再加上他們又都是關西將門,想來必是更靠近我們一些的,如果能將其收為己用,或許,也是我們壓過關東世家的機遇。”
“乃至就算是權勢氣力上,此人生長得也是極快,一個涼州名流這四個字是不管如何也當得起了的,傳聞他那玄牝義從已是天下間叫得響的精銳了,那玄牝穀邇來收攏幷州流民,其人丁彷彿也是越來越多,隻怕是都能自成一軍了。”
道:“你啊,當真是小事明白,大事上胡塗啊,我死今後,你大抵率也是能混到個三公的位置做做的,如此,我們楊家便也算得上四世三公了,但是你當真覺得,僅憑這所謂的四世三公的名頭,就真的能比得上那汝南袁氏了麼?
楊賜想了想道:“你覺得,這秦宜祿現在最缺的是甚麼?”
“嘖,細細數來,此人明顯身無半點官職,卻在短短一年以內,竟然生長到了這般境地,真要說他缺甚麼,恐怕也就是朝中冇有朱紫護佑了,張公固然名頭清脆,但畢竟早已離朝,或許我們楊家能夠做他的背景?隻是……”
聞言,隻要七歲的楊修倒是忍不住將兩撇眉毛皺得很短長很短長,道:“父親與祖父是有所分歧麼?孩兒倒是感覺,彷彿是祖父說得更有事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