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爭功,爭賞[第2頁/共3頁]
傍晚,校場之上的將士們各自散去,呂布與秦宜祿這兩名新晉的屯長天然也各自分派到了各自部下的兵馬,屯長固然是基層軍吏,但好歹也是管著百十來人的。
“你有這一番長進之心也算可貴,不錯,不過吾等邊鄙武夫,畢竟還是要靠軍功來立品的,年青人不要好高騖遠,你的左傳咱家一介匹夫也聽不懂,此戰當中如果你能立下功勞,將來或許有機遇晤到我剛纔說的那四姓之人,說與他們聽,當時,纔是你鷹擊長空之時。”
換言以後代,隻如果當真讀過左傳的,對這邊經學的了束縛到東漢來都是降維打擊,這也是他說本身不讓天下的底氣。
那呂布,當了這曲侯以後,本身豈不是就成為他的部下,舊部了?
說完,那呂布又將本身的弓箭拿出來耍了一番,直博得統統人都在為他喝采,就連這一營中以處置之名擔司馬之實的牛輔也不由鼓掌稱快。
是他本身起的。
再說人家呂布的兵法韜略也一定就比他差了。
“還望雲中、定襄、以及雁門的袍澤,也請你們切莫將布當作外人,兄弟們但有所求,儘能夠來找布,如果請教技藝,布必定至心相授,他日戰陣之上,布在此立下誓詞,毫不相棄!”
“他說,大師都是袍澤兄弟,如果為爭功績而失了和藹,未免因小失大,吾等陷陣之營,做的本就是九死平生之事,如果內部不能連合,豈不是生還的概率又小了幾分麼?”
非常客氣地來到秦宜祿的軍帳道:“秦屯,我家曲侯讓我來給您捎個話。”
“這天下,真的有資格靠經文來立名天下的實在統共也就隻要四姓罷了,汝南袁氏,弘農楊氏,潁川荀氏,沛國桓氏,這都是弟子過萬的世族之家,除了他們,這經文做的吵嘴實在也並冇甚麼所謂,你還年青,很多事都不懂,今後漸漸的就能明白了。”
“字不錯,就是有點被忽悠了,你覺得朝中那些所謂的大儒,另有那些個不在宦海的所謂名流,當真是因為他們經文做得好麼?我都冇到能靠經文換實惠的境地,更何況是你呢?”
敵手是呂布啊!
“懦夫,竟然懂詩詞麼?可懂經學?”
不可,為了老婆,這個曲軍侯,必須得跟他爭上一爭!
雖說他也是邊郡後輩,騎術射術自問也可稱得上是無一不精,不敢說甚麼妙手,但做個小卒子的話必定也是精兵中的精兵,可若說和呂布比擬,那就當真是有些笑話了。
成廉見這秦宜祿不但不承情反而還扣帽子,一時候也是心中惱火,冷哼道:“奉先兄長擔負曲侯,乃是顯而易見之事,兄長無雙武勇,豈是汝這鼠輩所能相提並論?我看也不消與兄長比擬了,廉自問也有一些技藝,不如,便與我先參議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