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如此諸侯[第3頁/共5頁]
說著,這朱儁竟然眼含著熱淚,哇得一下就當著秦宜祿的麵就哭了起來。
“臣不知,但臣曉得,益州與揚州,皆是大漢國土,益州與揚州百姓,也都是大漢百姓,臣,身為江南士林魁首,牧守揚州以來,對故鄉父老半分進獻也無,實乃是屍位素餐,庸人罷了,然如果能在任期間,修此利民之工程,解江南百姓於水火倒懸,縱使百死,亦不悔也。”
“冇算過,也冇稀有,但這個工程,比入蜀棧道來講,應當,能略藐小一點……吧。”
許是秦宜祿這頭給的壓力大了一點,關東那些諸侯這兩年倒是逐步的連合了起來,不過有些事情,實在是大大的出乎了他的預感。
“嗬嗬,你最好彆有。”
朱儁嚇得連連叩首請罪。
“臣覺得,大將軍如果隻撥一點賑災之款,隻可解山越一時之急,治得了標,治不了本啊,江南水害,實乃大害。”
“大將軍,山越的百姓苦啊,江南的百姓苦啊,太苦了啊,十年種地,九年洪澇,運氣好的時候,還能剩下一點餘糧勉強飽腹,運氣不好的時候,顆粒無收也是常有的事,另有呢瘧疾,煙瘴,這都是常有的事,山民當中,能活到三十歲而無病無災之人,已是極少,四十歲的男人常常就已經是一夥山民中最年父老了,至於說鐵器,瓷器,等一應出產和餬口東西,更是全然冇有,常常隻能用野果充饑,捕魚為食,苦啊,江南何其苦也啊!”
秦宜祿聞言如有所思:“這特麼纔是你的目標是吧,以是……你這是一步一步的給我下套呢?”
當然,地盤大也冇甚麼用就是了。
“大將軍,此次山越遭受災情,真的很嚴峻,山越百姓,無不敬慕大將軍之仁德,臣,大膽請大將軍做主,撥發錢款賑災。”
秦宜祿聞言,情不自禁的感到了一陣陣的蛋疼,然後忍不住的就翹起了二郎腿,將蛋夾得更緊了一些。
但是這朱儁的這個揚州牧,本來就是秦宜祿本身委派,任命的,之前在朝的時候這朱儁所代表的江南派和本身所代表的關西派,實在關西也不錯,乃至他們倆如果攀友情的話,這朱儁也算是出自張奐門下,跟本身有同門之誼,他如果不要臉一點,叫本身一聲師叔,那固然勉強,但彷彿也不是不可。
越人是有本身獨立的文明,乃至說話和筆墨的,有些越人的文明聽起來隻會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三年的時候裡,秦宜祿這邊活力興旺,關東那邊倒是也冇有閒著。
“屁的火線,袁術和曹操的好日子也過得夠久的了,秋收以後,我親身帶人,把火線,再往東推一推。”
倒是反而給秦宜祿給整不會了。
“謝大將軍,臣,敏感五內,無覺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