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涼州自有州情[第2頁/共4頁]
說著話,皇甫嵩倒是終究派了門人去門房將三人呼喚了疇昔。
“這……這是為何?叔稚,你曉得麼?”
成廉聞言還挺吃驚:“涼州,竟然與朝廷離心離德到了這般境地了麼?這卻彷彿比我們並北還要更嚴峻一些了,莫非這西疆的戰事,少了皇甫公朝廷就無人可用了麼?”
這倒是在說董卓明顯出身於六郡良家子,是張奐的舊部,本應屬關西將門,成果卻轉投汝南袁氏,認袁隗為主,貪慕出息的意義。
“差未幾,對一半吧,實在深層還是涼州州情的題目,自永嘉羌亂以後涼州的兵士便一向都是隻認將軍不認朝廷的,恰好北地郡又是邊疆重鎮”
“我們都當過兵,當然曉得軍中主將最怕的就是刺頭,有了就必然要摁住,皇甫公這是拿我們當刺頭了,既然如此,便是受了他這一頓殺威棒,也是應當的了。”
“我們並北固然也是邊郡,但說到底南匈奴還是靈巧的,自歸附以來,這百多年裡造背叛亂了一共也就……十來次吧?
就見這皇甫嵩看上去倒是涓滴冇有邊鄙武夫的模樣,身穿一身細綢的長袍,手中拿著一卷書冊眉頭舒展,倒似是一個儒生普通。
哪知秦宜祿卻點頭道:“雖說是誇大了一些,但……實在還真就差不太多。”
皇甫嵩聞言倒是親身給秦宜祿斟酒道:“我們這些邊鄙之人,能看得清陰陽,曉得通竄改,已是難能寶貴,能做到深切居中卻又進退有度的,那就是鳳毛麟角了。”
毫無疑問董卓就是秦宜祿的恩主,當著秦宜祿的麵說董卓的不是,這在東漢社會的代價觀中已經近似於對子罵父了,固然不曉得這皇甫嵩為甚麼一上來就說這個,又想延長甚麼,但以秦宜祿的人設來講,這個時候倒是不管如何也不能笑對了。
皇甫嵩也不惱,反而深覺得然地點了點頭,道:“確切如此,但是既然吾世代將門,累受皇恩,倒是不得不以大局為重了,甚麼是大局?對我而言,保北地百姓安康,護涼州不失,讓朝中那些整天嚷嚷著要放棄涼州的蠢豬閉嘴,就是我的大局,為了這個大局,不免要有所捐軀,還望你們能夠瞭解我。”
秦宜祿聞言大驚失容:“府君要放棄我等,要自絕於天下麼?”
皇甫嵩卻嗤笑道:“我如果要自絕於天下,直接把你們綁了交給郭勝豈不更好,甚麼時候黨人能夠代表天下了?他們有他們的原則,我也有我的大局,此行金城,爾等倒是已九死平生,但是如你所說,邊鄙武夫,本就是掙紮求存,於九死忠覓得一線朝氣,如果當真幸運活了下來,你們如果想要怪我恨我,也隨你麼,我這個將門以後,隻求個問心無愧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