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漢末大丈夫 > 第20章 宦官論

第20章 宦官論[第2頁/共3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乃至於他們這一行人穿郡過縣,還是不是的有世家豪族主動的拿出酒水糧食來犒軍,彷彿誰能夠接待他們一番,都是無上的幸運一樣,乃至不止有一戶人家扣問能不能把女兒嫁給秦宜祿。

“謀之而不成為,為之而不成成,至其甚,則俱傷而兩敗。故其大者亡國,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覺得資而起,至抉其種類,儘殺以快天下之心而後已。此前史所載宦者之禍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壯節敢寫,咱家還不敢表了不成?現在咱家軍功在身,正要借壯節的詩,也好好地表一表咱家的平生誌向。”

站在黨人的一邊,就算是死,也能落下個好名聲,就比如孔融他們家一門爭死如許的事,細究下來這豈不很好笑麼?但隻要有人吹,這事兒就是嘉話。

卻說秦宜祿等一眾屯民,先是一起回了西平,又原路返回,路子定襄、雲中、五原、終抵朔方,一起上足足又用了半個多月的時候,而這麼長時候裡,董卓公然也並未構造起一次對他們的圍殲。

“大人,董卓本是關西將門不假,但跟著張奐下野,他已經投了汝南袁氏,現在是關東黨人了。”

說話間,本來少部分傻了吧唧真的還在結陣抵當秦宜祿等人的礦工或逃或死,秦宜祿也喊著隻為誅宦餘者不罪的標語勝利殺了出去,一部分懂事的礦工乃至還主動背叛相向,直接堵住了孫立的來路還把他給綁了起來。

究竟上這就離譜,寺人的背後莫非不是天子麼?寺人勢大的時候不靠近寺人,涼州的羌亂如何去安定?莫非隻要憤而隱居,置天下百姓於水深熾熱當中不管不顧纔是操行高潔?

而遠在雁門的董卓在體味到事情全貌,並將秦宜祿的血書一字一句的謄寫了下來寫進了奏表以後,也不由感慨萬分:

來由是萬一這孫子跑了驚駭秦宜祿殺他們泄憤。

“墨跡甚麼?”

這礦中礦工是多,三五千人老是有的,但麵對秦宜祿的滾滾鐵騎,各個騎著馬張著弓,並且幾近一半人都身穿筒袖鎧乃至盆領鐵鎧,人多又有何用?

愈乃至於,折騰了一大圈以後大半個河套都曉得了朝廷要大範圍撤屯,而他們一行人要去涼州當義從的事,一起上因為崇拜他秦宜祿的名聲,主動來跟隨的幷州後輩也是越來越多,明顯此前隻要九個屯在跟著他走,比及了朔方的時候步隊則已經擴大到二十個屯了。

“嶽丈,這壯節……也當真是自作主張,如何留下如許的一篇東西,如此一來,這事搞得可就大了,這可和我們的初誌不符啊。”

說這,倒是讓礦吏找來了一支羊毫,又取出了短刀砍開孫立的脖子,乾脆蘸著他的血在牆上踢了一首賦: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