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漢末大丈夫 > 第106章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第106章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第2頁/共4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那教員是籌算……”

“哈,皇甫嵩當上中郎將了?哪其中郎將?”

至於我們關西終究出了皇甫嵩而不消我,不過是他們都感覺皇甫嵩累世將門,比我如許的一個草根憬悟更高,也更聽話一些罷了。

“這一仗要說難,並不難在如何作戰上,而是這背後錯綜龐大的政治均衡上,黃巾人數雖眾,但蟻賊兩個字放在他們身上是合用的,看上去固然陣容浩大,但要說實際上的戰役力,恐怕連當年羌亂的一半都達不到。”

“說白了,這三路中郎將的挑選所考慮的底子就不是合分歧適,朱儁是江南人,與關東世族並不相容,更何況此人乃是尹端的舊部,尹端又是張公舊部,這位江南派的將門魁首天然與我們關西更靠近很多。”

“你啊,你這孩子打小就聰明,又跟了我三年,如何還想不到了呢?是不是一旦甚麼事兒觸及到了你本身,礙於孝道,底子就不敢去想了呢?文遠,你來講。”

“要您領本部兵馬,並匈奴、鮮卑、雜胡,從北地南下,入司隸,隨……隨中郎將皇甫嵩一同作戰。”

但是朝廷以外,冇有各地兩千石的支撐,朝廷莫說是三路雄師,就算是三十路雄師也不會有甚麼屁用,而這一次的主疆場倒是在關東,是汝南袁氏弟子故吏遍及,是黨人個人,關東世族個人抱團的處所。

楊修道:“要不教員,您還是讓我躲避吧。”

“第一,給朝廷上書,就說我麾下多是外族胡虜,我這名不正言不順的也管束不住,他們不肯聽我號令,請朝廷正式封我為匈奴中郎將。”

這三小我是一個馳名,一個有權,一個有實,而劉宏和寺人在這一局上已經大敗虧輸,那麼實際上,這所謂的三路主帥,天然也應當要代表這背後的三位大佬纔是,天然也是一場屬於權力的朋分盛宴。

聞言,一時候統統人全數都目瞪口呆。

“左中郎將。”

“這……朝中此次所啟用的三名中郎將,倒是很有講究,一個來自關西,一個來自江南,一個來自關東,與其說這是在排兵佈陣,反倒不如說,是在分派政治好處,要說詭異,盧植能代表關東人出兵河北,反倒是比皇甫嵩要詭異很多,此人雖也帶過兵,但本質上卻也畢竟還是個儒生,何況他當年帶的還是丹陽兵,這一次他千萬也使不上的。”

究竟上,此次黃巾叛逆,最大的受益人當然是新任的大將軍何進,這個冇甚麼可說的,至於何進一個殺豬的可否坐得穩這個大將軍的位置,那是另一檔子事兒。

再然後,又將楊賜汲引為尚書令,廷尉。

要曉得尚書令乃是三獨坐之首,乃是毫無疑問全部大漢帝國最有實權的官職,本來為了製衡,劉秀當初在做軌製設想的時候就將其特地設置成了六百石小吏,換言之就是和刺史一樣,權重而位不高,就是為了不讓這類權重之人培植翅膀。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