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赤色龍州的各種“奇葩”抗疫手段[第2頁/共2頁]
邊民們都說:“在防疫卡點值守,有狗和鵝在,守卡輕鬆多了。”
顛末實驗,鵝對陌生人和聲音的警悟乃至比狗還要敏感。同年9月,“鵝防”在龍州邊疆防疫一線全麵推行,全縣前提答應的卡點都裝備了“鵝軍”。
龍州縣與越南交界,地處廣西疫情防控“外防輸入”的最前沿。從2021年6月開端,龍州縣率先在部分邊疆疫情防控卡點實驗“鵝防”創新行動。
李老邁嗬嗬笑著說:“這兩隻鵝功不成冇。”
這兩隻鵝不是淺顯家禽,它們負擔防疫重擔,被本地公眾趣稱為“有體例的鵝”。
農夫忠說,980號界碑卡點地處三岔道口,浩繁周邊山高林密,小道浩繁,常有“三非”(不法出境,不法居留,不法失業)職員試圖今後處偷渡,也常有野豬、毒蛇、蜈蚣等出冇擾亂,狗、鵝的警示不但嚇跑“三非”職員,也庇護了值守職員的生命安然。
鵝對聲音非常敏感,稍有風吹草動,它們就會大呼,特彆是見到陌生人時它們叫得更大聲。
汪汪汪的狗吠聲伴隨鵝叫聲,讓中越邊疆沉寂的夜俄然沸騰起來。
跟著春節鄰近,龍州縣鄉村地區地區廣、人丁多、醫療根本較差,與越南毗鄰,地緣龐大,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和虧弱地區,鶴山扶貧事情組親身將抗疫物質送到基層一線,將幫忙龍州縣進一步健全鄉村基層疫情防控體係、保障醫療物質供應、兼顧抓好農業穩產保供,為修建邊疆一線鄉村地區安康防地、穩固幫扶效果、推動合作地區村落複興供應固執保障。
他們的車剛停靠路邊,遠遠就聽到了鵝叫聲、狗叫聲以及兩位邊民邊跑邊喊的聲音:“站住!站住!”
“嘎嘎嘎......”深夜,在龍州縣水口鎮沿邊公路上,鋒利高亢的鵝叫聲,劃破邊疆小村落的安好。
派出所民警接到報警電話,很快就來把不法出境職員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