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玄幻奇幻 >蓋世唐皇 > 第十六章 殿堂爭論

第十六章 殿堂爭論[第3頁/共4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他身側一名紅袍老者,稍稍遊移了半晌,隨後也硬著頭皮往前踏出一步:“臣蘇威附議,自古以來,天子不成輕出,陛下運籌帷幄,遣得力將軍前去便可,高句麗不過疥癬之患,不敷為懼,陛下何必立危牆之下?”

“已經看過了。”

這位年近七十,白髮蒼蒼的老臣,正顫顫巍巍的從眾臣當中走出:“陛下,那高句麗,不過是彈丸小國,民不過四百萬,甲不過十萬具。隻需遣一大將,率二十萬兵伐之,必可摧枯拉朽,平滅此國。又何需陛下親征,勞師百萬不成?”

大業七年,朝廷又征發江淮以南民夫及船運黎陽及洛口諸倉米至涿郡,船隻相次千餘裡,載兵甲及攻取之具,數十萬人來往馳道,擠滿門路,日夜不斷,死者相枕,臭穢盈路。

他說到此處,又嘲笑著問:“樊尚書說前車之鑒,後事之師,此言大謬,也有失公允!我朝自從大業四年起,即開鑿永濟渠,並遣人刺探繪製遼東與高句麗地形,又在涿郡堆積糧草軍資,另造海艦三百。陛下為此戰處心積慮,積聚四載,樊尚書卻言陛下未曾殷鑒前過?”

“正因記得,纔要勸諫,所謂前車之鑒,後事之師!”

至於那些役丁留下的累累白骨,早被打掃一空。

楊廣眉梢微挑,興趣盎然:“朕意明日起禦駕北行,率諸軍親征高句麗。本日調集諸位至此,是為朕北征以後,留守監國一事——”

隻是他語聲未落,這殿內就傳出了一道衰老雄勁之音:“陛下!臣覺得,陛下親征一事,仍需商討。”

楊廣卻微一點頭,再問李淵:“叔德你呢?可也覺得徭役沉重?”

插言之人,恰是禦史大夫裴蘊:

裴蘊才又微一振袖,朝著楊廣一禮:“可誠如唐國公之言,高句麗雖是彈丸小國,民不過四百萬人,可近年國勢日漸強大,又有契丹,靺鞨等族為其羽翼,毫不成輕視。

裴蘊朝楊廣躬身一禮:“且陛下即位以來,便施以輕徭薄賦之策,不但將成丁之齡,提至二十二歲,更免除了天下女丁之役,此政亙古未有。私覺得陛下之仁德,古之聖君不能及。”

這位陛下能夠看到的,也永久隻是巍峨的宮城,筆挺的禦道,壯觀的運河。

記得大業元年,光是修建東都與通濟渠,就死難百萬餘人。僵仆而斃者十四五焉,每月載死丁東至城皋,北至河陽,車相望於道。

這是他親眼所見,昔日他任樓煩郡守,曾親解樓煩一萬四千役丁入京,可最後生還者,不敷三成。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