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七章 行路讀書[第1頁/共4頁]
實際上,他更加自家宗子遺憾,蘇冀自幼聰明,如果早些歸化入漢,進入官學就讀,將來無疑會有更好的前程。
阿蘇謝毫不躊躇的將這三個歸化名額用在老婆和兩個兒子身上,將他們接入漢境居住。
大漢夙來正視戶籍軌製,就學、參軍、入仕、遷徙乃至購買田宅,官府皆要核鑒戶籍,可不是隻看姓名的,過往可有功勞,可有劣跡案底,皆是清清楚楚。
長安學區內,除卻黃埔軍學和政經官學,另有長秋醫學、師範學館、匠工理學和營工商學等諸多學府。
提到改姓,阿蘇謝不免有些悔怨,他昔年因功歸化時,因過分亢奮,未及沉思便是冊籍了,竟冇想到改成漢姓。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雖經常細雨紛飛,卻不寒涼,反是沁著暖暖的春意。
雖說父母雙親還是活著,他此舉有不孝之嫌,心中非常慚愧,然他久居漢境,深知得漢人認同之難,說漢話隻是最根基的,行漢禮和書漢隸尤尚不敷。
值得一提的是,匠工理學本也是私辦學府,倒是得了公府教誨補助,使得束脩學貲極其昂貴,百姓後輩凡完成預學課業,且在理工課目學有專精者,皆可申請退學。
塬南邑住民已近愈百萬,戶籍本來連帶騰本,各式卷宗千萬冊,如果任百姓隨便變動姓名,書吏得活活累死。
阿蘇謝明白,匠工理學乃是培養各種工匠乃至匠師的學府,故公府極其看重,擇取的學子首重忠君愛國,對外族極度的架空。
不但諸多藩屬國,便連安眠和巽加兩大國,大漢與之簽訂邦約時亦是明定,若呈現近似景象,須準予各駐外使館的漢軍在其境內抓捕孽賊。
倉廩足,而知禮節。
火線的駝隊,阿蘇謝的宗子亦是坐在駱駝上,抬眼瞧了瞧正在灑酒的父親,不由點頭髮笑,已是見慣不怪。
雍涼畜牧更是大量豢養,以售賣給商賈取利,近年已成為牢固的進項。
“真是感激那些笨拙的傢夥!”
大漢提高官學已近十五載,整整一代人自出世至成丁,皆是接管官學教誨,且是近乎免費的製式教誨,且不談學問,單論對漢民族的認同感,必是遠超其祖輩父輩的,蓋因他們餬口在大漢橫壓萬邦的恢弘年代。
此番蘇冀要隨駝隊往安眠行商,帶上了很多冊本,以便路上習讀,卻也篤守律法,冇帶理工類課本。
阿蘇謝也是捨得在兩個兒子身上花消,從蒙學到預學的課本,足足買了百餘本,非止售價昂貴的文史課本,便連相對較貴的理工課本也儘數買全了。
當今悔之晚矣。
蘭姿外貿,主營大漢與安眠互市貨色,品項雖有較大限定,卻皆是利潤極高的豪侈品項,故贏利頗豐,源源不斷的向大農府交納高額商稅,故官府依著章程,每歲皆可賜與該商團呼應數量的歸化名額,供其歸化外籍的掌事或匠師,申報並通過官府核鑒者便可冊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