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過後[第1頁/共4頁]
丞相長史秩比千石,乃是丞相府中僅次於丞相司直的輔官。數名丞相長史分掌督率諸吏和措置各種政務,端是位高權重。
這報酬可不常見,畢竟丞相司直是丞相的首席輔官,除輔理國政外,還負有揭露犯警官吏之責。
隻能通過恰當調配,降落黏漿土的剛性,進步韌性,在確保充足硬度的前提下,儘能夠建成相對柔性的砂石路,既製止大麵積開裂,亦便於今後修補。
如此一來,長安太倉增建一座倉廩的開消,足以在齊地郡縣的常平倉增加三座倉廩,乃至更多。
怎的此時就開端做甩手天子了,若真能這般看淡權勢,那上半輩子費經心機奪得大位,即位後又極力加強皇權是何為?
大行令竇浚尤其驚詫,天子老表這是要完整放權,籌辦禪位了?
配個年事相仿的丞相長史,勉強算說得疇昔吧。
這條直道是不宜鋪設瀝青的,遼東的氣候過分冰冷,現下的瀝青隻是粗成品,遠不及後代耐熱耐寒的高品格瀝青,每到夏季必定會呈現大量冷縮開裂的征象。
李廣確是虎將不錯,但是大局觀差得很,不敷擔負雄師主帥,讓他率領三萬細柳打打部分戰役就行了,更大的戰役希冀不上他的。
賜婚,陽信公主下嫁張騫!
畢竟三萬細柳皆是精騎,即便決計保持馬力,數日亦可奔馳千裡,而朝鮮新王即位,雖陳兵列境,但遼東郡的數萬邊軍也非茹素的。若朝鮮人真是癲狂到發兵進犯,即便遼東難以儘數扼守長達數百裡關牆,但撐到細柳營馳援倒是有掌控的。
“若給老夫三萬細柳並七萬步兵,不到半年風景,便將朝鮮全境儘皆踏平了。”
太子劉徹早推測細柳將士在遼東難以熬冬,遣人送了多量羊毛衣物及毛毯,且每人分發數套,足以換洗。取暖用的火油更是源源不竭的運來,乃至派匠師前來指導將士們盤火炕。
劉徹如是想,亦如是做。
剛巧在這日的入夜時分,京畿三輔皆下開初雪,百姓們直呼彼蒼開眼,有道是瑞雪兆豐年,莊稼儘數收割,粟穀晾曬儲存,初雪便即到臨,關中各地來年必定又是大歉收。
是以劉徹特地向滯留甘泉宮的漢帝劉啟上了道奏章,請旨免除張騫太子中庶子之職,升任丞相長史的高位。
劉徹真真有些猜不透自家這城府極深的天子老爹了,在他提出禪位,心甘甘心做太上皇之前,劉徹還是不太敢放開手腳往朝堂大肆安插權勢的。
張騫雖是可貴的交際人才,但現在的大行令竇浚乃是竇氏外戚的魁首,將張騫放到大行府顯是難以發揮。
既然後代皆承認交際是內政的延長,那好的交際官天然要先熟諳內政的運轉體係。
朝廷此等詔令一經張榜公佈,遼東軍民俱是高呼天子聖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