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1頁/共4頁]
念及至此,他不由生出招安的心機,遣了親衛首級都賊曹去細細刺探淝陵水匪的秘聞和過往行動。
世人誰不愛財?
“這我亦是曉得,但又聽聞自秦以降,邗溝泥沙淤積,年久失修下已垂垂荒廢,北辰堰早已不複當年盛景,不料現在卻見得如此喧嘩氣象。”
是夜,北辰堰火光四起,砍殺聲直衝雲霄,抖擻抵擋者皆慘遭搏鬥,其他縴夫奴役四散奔逃,墜河溺斃者數不堪數。屍首堆積於墊內副堤,乃至血水漫堤入淮,淡紅血河蜿蜒東流,彙入滄海。
淝陵水泊中的公孫賀卻不知被人當作好用的棋子,即便是曉得,他也頂多付之一笑。
九江郡位於淮水中遊,發源自嵩山的穎水在此與淮水交彙。郡治壽春之北,有山名為淝陵,淝水流經山下,直抵淮水。
據淝陵周邊的百姓傳言,淝陵豪傑皆是仗義任俠之人,最看不得恃強淩弱,為富不仁者,凡是路遇不平,必會脫手逞凶除惡,扶助老弱。
淮南安劉安在九江運營多年,權勢盤根錯節,本地豪強相互勾搭,對官府的政令多是陽奉陰違。但隻淝陵水匪呈現後,很多豪強慘遭搏鬥,隻得向官府乞助,使周佘得以加快掌控九江的各級官吏和軍政大權。
蔡堂主恍然道:“壇主是想劫奪一番,便儘速撤走?”
率人前來查探的羽林軍候,站在數裡外的小土坡上,遠遠瞭望,對身後鷹犬壇的堂主問道:“蔡堂主,朝廷彷彿未在北辰堰設鄉置鎮,為何卻這般喧鬨昌隆?”
即便羽林少年們個個忠君愛國,可也無毛病他們對財產的巴望啊,奉旨行劫,取之有道,自是多多益善。
“若他們冇有嚴峻犯行,倒可勸說其歸附,不管是收編入郡兵還是安設為民,皆比冒然出兵剿除要費事很多。”
公孫賀敏捷調集了羽林諸將,將任務一一交辦下去。
他們自號淝陵豪傑,不但從未擾亂百姓,更頻頻向衣食無著的孤寡老幼者佈施財帛,說是劫富濟貧。
戔戔兩千水匪,一郡太守真若想出兵剿除,算不很多難。
半年多來,他領著兩千餘羽林衛建成這淝陵水泊,把潁水和淮水中上遊的水匪寨子儘數剿除或兼併,不但劫奪了大量的糧草財物,更是收伏了近三千水匪。
洪澤往東百餘裡,便是邗溝入淮處,一座東西向的攔水堤壩橫桓於邗溝水道之上,兩側的堤岸四周多有屋舍營帳,真小我聲鼓譟。
周佘如是想。
九江郡乃是淮南王劉安入朝請罪後,方纔除國置郡,周佘上任將將兩年,剛把罪王劉安的舊部洗濯潔淨,掌控住郡內軍政,實在不肯妄動兵戈。
白虎壇主搖點頭,笑道:“豈止劫奪一番,是要來回劫奪好幾番,敵來我走,敵退我追,再來乘機圍點打援,指不定還能撈到很多糧草和財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