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國事家事[第1頁/共4頁]
禦書房內,漢帝劉啟聽罷孫全的稟報,亦是不由發笑:“老宗正端是個妙人,父皇倒是真未錯看,現在三公九卿中,唯有大行令竇浚……”
劉通喚過內侍,將他攙扶起家,環顧群臣道:“既已無事啟奏,都該乾甚麼便何為麼,賴在這白吃我劉氏俸祿不成?”
王娡柳眉微揚,冇好氣道:“你常日若多放些心機在阿嬌身上,為娘也不至如此操心費心。”
“若竇浚剋日前去長樂宮求見太後,便來報朕曉得。”
倒是聽聞她常日素與姨母王兒姁甚為靠近,經常入宮相伴,想來也是兩人脾氣相投,都是冇甚城府,隨行坦直之人。
“不過就是笄禮,自有姑母為她籌辦,母後又有甚可操心的?”
“母後這是何為?”
王娡點頭苦笑道,她身為皇後,執鳳印,掌內宮,何曾有過半日輕省?
等這兩人冒出頭來,也不知是何年何月了,誰知到時是虎是貓?
唔,色便是空!
皇後王娡瞧著自家的傻兒子滿臉迷惑,不似做偽,不由扶額道:“怎的了?再過半月,便是阿嬌的及笄之禮,你莫不是當真忘了吧?”
石奮身為曆經四朝的元老重臣,向來忠君,與丞相袁盎同執保皇派盟主,如果領著位高權重的四個兒子儘皆靠向太子……
“都是為咱劉家社稷,哪有甚麼費心之說?”
尤是她與劉徹訂立婚約時,劉徹還隻是膠東王,現在卻已貴為儲君。親王妃和太子妃自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太子妃將來會是母範天下的大漢皇後。
王娡點頭:“阿嬌今後要為太子妃,為娘這做婆婆的,不宜為她加笄。”
此等各種,都需籌劃精密,半分忽視不得。
“咦?”
劉徹的長姊陽信公主,恰是為先人熟知的平陽公主。
孫全雖憋著笑,倒是不敢怠慢,忙是大聲宣道:“退朝!”
禦史大夫佐丞相理國政,兼管監察,故而設有兩丞,一為禦史丞,一為禦史中丞。
殿上眾臣不由愣怔,循名譽去,卻見出言嗬叱之人竟是禦史中丞石建,皆不由麵露訝異,紛繁將目光移向端坐九卿之列,恍若未聞的太仆石奮。
何人主賓?
“那姑母要請誰,不會是……”
以後便有武帝廢黜陳皇後,另立衛子夫為後,寡居多年的平陽公主亦下嫁衛青。
目睹老宗正出了殿門,朝臣們也紛繁醒過神來,跟著退出正殿,朝位於未央宮正西的中心官署行去,一起雖皆沉默不語,心內卻儘是暗潮澎湃,各自策畫。
老宗正劉通緩緩展開本是半闔的眼瞼,恍若大夢初醒般迷惑道:“退朝了?”
據史乘記錄,衛子夫本是平陽公主府上的歌姬,漢武帝即位後,皇後陳阿嬌數年無子,平陽公主便將衛子夫獻給武帝。
“還不扶本王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