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漢軍出塞[第2頁/共3頁]
因為地處河套平原,有黃河的滋養,朔方地盤肥饒,宜屯田駐守。匈奴人占有後,並未大肆捕殺本地漢民,而是差遣他們處置耕耘和放牧,為駐守本地的匈奴將士供應糧草。按理說,河南朔方地當場而居的漢民為數很多,不似茫茫大草原,常常數百裡不見火食。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遣將軍蒙恬出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構築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裡長城。以河南地為三十四縣,城河上為塞,號為“新秦”。匈奴一度為蒙恬所擊敗,逃往漠北,十數年不敢南下。
但是,就在援兵解纜數曰後,雁門郡太守郅都,持天子詔令和兵符,拜征北將軍(二品,不常置,戰時設),率領代郡,雁門,太原三郡都尉,令兵十萬出雁門邊塞,兵發雲中。所率十萬漢軍,有胡騎八千,由胡騎將軍公孫歂率領。
條陳分為一式兩份,齊山寫好後,將白紙卷好,彆離放入兩個小小的竹管。取出活折,蜜蠟和火漆,將竹管仔精密封好後,他喚人找來兩隻已經吃飽喝足的鷂鷹,鷂鷹的腿上綁著分歧色彩的細繩。齊山將竹管彆離綁在兩隻鷂鷹的腿上,叮嚀賣力訓鷹的將士將其放飛。
所謂胡騎,來源大部分是歸降的匈奴人和義渠出身的胡人。大漢最顯赫的胡人家屬,便是典屬國公孫昆邪所屬的公孫世家。數年前,更有匈奴將軍唯許盧等五人,率部歸順,景帝大悅,將其儘皆封侯。胡騎將軍,不常置,秩比二千石,與光祿大夫平級,次於郡守一級。
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前300年),趙國攘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置九原郡,此為河套地區建置之始。厥後趙國式微,河南地被匈奴占有。
“你叫趙立是吧?此後彆叫我左監,在羽林校內叫我營長,在外叫我齊山,這是我們羽林的端方!”齊山皺了皺眉頭,經驗道:“閒暇時多記些羽林條例,在外透露官職和身份是大忌!”
大漢立國數十載,匈奴以河南地為前站,數入邊地,“小入則小利,大入則大利”,攻城屠邑,毆略牲口,殺吏卒,大寇盜,給大漢邊民帶來沉重的災害,嚴峻風險大漢北疆的安然。
提及這訓鷹之法,就不得不提劉餘和劉勝這兩個終曰飛鷹嘍囉,不務正業的皇子。自打太子劉徹把從匈奴使臣館驛裡強奪來草原鷂鷹交到他們手中,不過月餘,便練習的服服帖帖的。不但如此,竟還愣是總結出一套訓鷹之法。
左賢王的王廷置於匈奴聖山——狼居胥山,立燕地數千裡,馳援不及。本地匈奴諸部隻能向雲中單於庭所部求援,駐守雲中的匈奴左大當戶渾於坭坐擁鐵騎近萬,卻視如罔聞,按兵不動。直到燕北諸部送來珍寶百車,牛羊十數萬,這才勉為其難的派出五千精騎馳援燕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