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賢時任之,不賢時黜之[第1頁/共10頁]
吳兌眼神閃躲的說道:“未有,我就是傳聞有虜情,就一焦急,趕快發還京師了啊,我也是怕北虜叩邊,朝廷並無籌辦,到時候,又是手忙腳亂。”
張居正昂首說道:“兩廣已經趨於安寧,陳璘乃是悍勇將才,前去俞帥帳下,兵法天然精進。”
張居正拆開了塘報的火漆,翻開看了半天,臉上閃現出了一抹輕鬆,和化不開的凝重,他昂首說道:“陛下,薊州參讚軍務吳兌,所奏塘報乃是料虜虛報,薊州總兵官陳大成領夜不收墩台等奏聞,北古口並冇有敵情。”
“宮裡的宦人都喜好媚上,怕他們誆訛陛下。”
“隆慶二年那次我不在京師,隆慶五年八月,有南歸漢人言北方有北虜欲犯邊,折騰了整整七天,那次差點要了我的命啊,那謊報軍情的方逢時,現在還在大同做巡撫呢,和吳兌就是一個貨品。”譚綸看著戚繼光,提及了過往。
“虛報?”朱翊鈞麵色立變,北虜南下這麼大的事兒,吳兌竟然膽敢虛報,他是不想活了嗎!
隆慶五年底的謊報軍情,譚綸是以中風。文中引得是張居正怒斥吳兌謊報軍情的原文。求月票,嗷嗚!!!!
“欽此。”
“用人任事,他得能成事,不然必定落於下風。”
葛守禮看著不是很諳練的張居正,一時候有些感慨萬千,《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有雲: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也。
張居正聽聞,昂首說道:“陛下賢明。”
他草擬了一堆的聖旨,一旦肯定了北虜雲集關外三萬人籌辦隨時南下,那就代表著俺答汗、晉黨、北蠻小王子,達成了某種默契,那這些聖旨都會用印,下達到京畿的角落裡。
君臣相顧無言,秋風吹動了朱翊鈞麵前冊頁,嘩啦啦的作響,兩宮太後焦心的等在後殿,潞王朱翊鏐已經睡著。
正統十四年,大明是個壯小夥,景泰帝正值丁壯,萬曆元年,大明是個半截身子入了土的糟老頭,小天子是十歲人主。
“就以眼下吳兌的事兒來講,朝議鼎沸,你應當如何做?”
他收到朝中下章扣問虜情,人都傻了,哪來的虜情?仲春方纔打下了一場大勝,董狐狸和北蠻也要喘口氣才氣犯邊纔對。
並且小天子婚事農桑,帝師如果一點不懂,被問到,卻一問三不知,那還如何當帝師?
張居正在操縱吳兌分化晉黨,讓晉黨內部衝突大要化、狠惡化,讓張四維內心的恨,越積越深。
不但在隆慶二年,在隆慶五年八月,一樣有一次謊報軍情,一樣是由方逢時上奏,折騰了好一陣,纔算是安穩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