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朕真的不務正業 > 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

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1頁/共4頁]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這是誰教唆的?是不是張居正為了他的門下嘍囉?

天子陛下這是要造反嗎!

戚繼光的募兵,軍餉是每日口糧折銀三分三厘,若行軍則行糧折銀一分二厘,一年所耗軍餉在十八兩白銀擺佈,這部分戚繼光親身盯著,是他包管軍紀的底子,給夠餉銀,就能打敗仗。

站在奉天殿門前的兩隊小寺人們,不竭的大聲朗喝著天子陛下的口諭,二傳四,四傳八,而後十六人,三十二人相次連聲高喝著天子的天語論音。

婉轉的號角聲傳來,戰鼓聲響徹奉天殿之前,太常寺的樂伎開端吹打起舞。

在大明,兵專門指的是義勇團練,也就是戚繼光當年為了平倭招募的三千義勇,乃是募兵;而軍是軍戶,衛所軍卒,世襲屯田。

張居正讓遊七把話傳到了戚繼光這裡,戚繼光已經曉得了,王崇古要帶著那幾個衝撞了他的京營官軍前來。

朱翊鈞第一主要到奉天殿上早朝,四更天就起來了,光是穿衣服就穿了兩刻鐘,為十歲人主特彆定製的冕服,肩扛日月的十二章兗服、十二旒冕,是天子的號衣。

左文右武,這廣場兩邊站滿了京官武勳,緹騎身穿飛魚服挎繡春刀執鉤鐮槍,夾道站直,寂靜厲穆。

這身號衣穿起來費事,脫起來也費事,不管是祭奠六合太廟都是要穿的,這一套衣服,朱翊鈞本身都穿不上,還得宮婢們謹慎服侍,光是身上的瑣細掛飾就有十多種。

兵部尚書譚綸、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都禦史劉應節、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禦史汪道昆,三人前呼後擁,帶著一眾朝臣前來驅逐。

明隨唐製,早上先敲鐘後伐鼓,宵禁時是先伐鼓後敲鐘。

戚繼光再叩首,朗聲說道:“謝陛下隆恩。”

京營當中多勳戚,真的把人打死了,戚繼光這個邊軍總兵官,怕是要在朝堂之上多幾個仇敵出來,眼下的成國公朱希忠、總督王崇古,就立即獲咎了,畢竟這幾個人,是他們的人。

以下犯上,杖一百,這一百杖結健結實的用力、不墊任何東西,隻需求十來杖就能把人打死,但是用上巧勁兒,墊上墊子,也就是聲音大,打不死人。

戚繼光的意義是,放人一條活路,京軍做措置,杖責軍棍,打重點、打輕點、墊多厚的墊子,都是京營賣力,他就不看了。

兵部尚書譚綸邁出了一隻腳,又收了歸去,誰愛反對誰反對,歸正譚綸不籌辦反對。

軍內充滿著南北衝突。

王崇古這個文官,底子不想京營和邊軍敦睦,直接把人打死了,在京營高低看來,這就成了戚繼光冇有宇量!

“錄破北虜功,茲特進中軍都督府右都督兼太子太保,論平倭拒敵功,封遷安伯,歲祿八百石,縷縷之忠,惟天可鑒!”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