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朕真的不務正業 > 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為首

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為首[第1頁/共5頁]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講筵還在持續,在天子和首輔的一問一答中,一個時候的時候,過得緩慢。

循吏,就是守法循理的官吏,曉得變通、曉得如何做事,做成事的更重視實際的官吏;

清流、科道言官,極其難纏,這也是為何嘉靖、隆慶都躲在後宮裡不出來見朝臣的啟事,和他們打嘴仗,打不打,都是天子輸。

漢宣帝曾經說過,漢家軌製,霸道霸道糅之,更簡樸直白一些,就是儒皮法骨。

隆慶和議、俺答封貢,看似是修文以柔遠人的大勝利,但若非在宣府、大同和俺答汗帶領的北虜打了十二年,硬生生把北虜打成了筋疲力儘,若非此時戚繼光領三鎮總兵官,在薊州雲集十萬強兵,北虜會不會再次南下,劫奪關內?

朱翊鈞想了想,又想了想說道:“天下諍臣以何報酬首?”

“打了言官的廷杖,這些言官不覺得恥,反而引覺得榮,乃至還能在科道言官裡立名,往長進步,端賴沽名釣譽。”

“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張居正極其慎重的答覆道,意義是戚繼光不是綴疣,如果是他也不會讓戚繼光進京領賞了。

族黨,族是一種姻親乾係,王崇古和楊博是後代親家,張四維和王崇古是舅甥乾係,而晉黨,又是以山西報酬核心職員的鄉黨。

“戚帥南平倭寇、北拒胡虜,束縛軍兵嚴苛,不肯擾民一絲一毫,踩踏百姓一根稻穀以斬首論,南兵為當世雄兵。”

朱翊鈞收功,向著李太後和陳太後的位置走去,他暴露了招牌的笑容,笑著說道:“母親,孃親。”

通過乾係。

言官們上的奏疏,很快就流轉到了司禮監內,司禮監的秉筆寺人們,對這些奏疏,十足畫了叉號,這是陛下第一次對外廷官員做出了措置,作為司禮監的寺人們,保護皇權,就是寺人們的本分!

張居正沉默了半晌,昂首說道:“陛下,臣不知。”

張居恰是個循吏,他的政治主張也是:重用循吏,而慎用清流。

“陛下說族黨兩個字,真的是令人醍醐灌頂,振聾發聵!”馮保又在李太前麵前嘉獎了一番天子陛下。

張居正實在很想說,他不能解惑,陛下您能不能換個合適你這個春秋的題目啊!問的這些題目,都是一個個抱負和實際、實際和實際的悖論,這問的張居正都有點不那麼自傲了。

如果今後國度有了關乎於江山社稷的大事,朝廷有了大奸大惡之徒,誰還敢忠告上諫,來正朝綱,朗民風呢?

張居恰是個循吏,他剛進文淵閣,就看到了中書舍人抱了一大堆的奏疏進了文淵閣內,這些奏疏,都是援救雒遵、景嵩、韓必顯的奏疏。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