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碗榆錢羹,一紙任命書(一)[第1頁/共3頁]
從開食店,決計出傳秦家滅門動靜,引出沈惟清,這小娘子把挾恩圖報、步步算計,幾近放到了明麵上。
安拂風看阿榆做了這好久的菜,早已食指大動,聞言忙應了聲,拉阿榆一起坐下。
他公然料得不錯,這就是個心機小娘子。
沈綸本來籌辦了一堆說辭,籌辦再嚐嚐這小娘子的品性,但這口湯下去,那些說辭便再也說不出口。
一樣的榆香,竟和先前索餅的醇厚全然分歧,味蕾似被榆錢那種細而密的暗香刹時浸潤,鹹鮮和清甘融會得恰到好處,如春日微風般悠緩地掃蕩著,連平日有些沉悶的胸懷都為之一暢,說不出的舒緩舒暢。
沈惟清回過神,“她是……在摸索!祖父摸索她,她也在摸索祖父?”
安拂風便再也說不出話,有種將阿榆的小腦袋摟到懷裡,好好護住她的打動。
將榆樹皮颳去內裡乾硬的老皮,剔除內裡的苦皮,剩下的那層嫩皮,便是可食的榆白皮。災荒年月,貧苦人家將這些嫩皮撕生長條,大鍋煮上半日,便能用來充饑了。
沈惟清回過神時,盤中的榆錢糕竟隻剩了一枚。他怔了下,抬手去夾最後一枚榆錢糕時,筷子不知如何就和另一邊伸來的筷子碰了下。
靈巧逞強,惹人垂憐甚麼的,誰不會呢?
阿榆的笑容便更加敞亮。
安拂風遲疑了下,低聲安撫道:“小娘子,既然沈家找到了你,生存之事就不消擔憂了。非論婚事成不成,他們斷不會再讓你孤零零流落在外。”
阿榆難堪,半晌道:“如果翰林醫官院和令孫都感覺冇題目,我立即去做。”
沈綸戀戀不捨地放下筷子,盯著麵前賣相不佳卻極是甘旨的索餅,咳了一聲,方找回一代名呼應有的氣勢,似在細細品鑒普通,讚美地點點頭,又皺眉點頭。
-----------
阿榆欠身道:“沈老,麪食韌些當然更加味美,卻難以克化,恐腸胃不適,故而特地煮得爛爛的。沈相若不愛吃,無妨喝一碗榆錢羹。”
沈綸卻笑得滿臉皺紋擠成了朵朵小菊花。
隻是,當她不想再裝靈巧時,就輪到彆人在她麵跟前靈巧懂事,和順聽話了。
這般想著時,沈綸已伸展了眉,笑道:“罷了,也算你故意。坐吧!你們也都一起嚐嚐。”
除了沈綸點名要的榆皮索餅,還多了榆錢飯、榆錢糕,以及……榆錢羹。
煮熟後的榆白皮有些像粉條,但又黏又韌,是嚼不爛的,隻能硬生生地大口嚥下去,半截入了腹,剩的半截能夠還塞在喉嗓間。
他道:“惟清,你看到了吧?她的確是秦家女兒,又經了滅門慘痛,見微知著,頗懂民氣,看著既聰明,又機靈,毫不成能是甚麼無知無識的愚婦。”
他拖長著聲音道:“味兒倒是像,但太軟爛了些。”
早在六歲那年,她就已學儘其間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