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關於我在大宋搞出發電機後又手搓顯微鏡的那些事兒》[第4頁/共5頁]
比如莖脈注射啦。。
固然這已經是不曉得第幾次從徐雲嘴裡聽到新東西了,但老蘇看上去還是相稱獵奇:
這在後代的技術宅圈子裡,算是一件很簡樸的事兒。
實際上在徐雲呈現之前好些年,老蘇就想過操縱水晶製作放大設備的能夠性。
這就是生物書上都講不清的汗青本相。
比如在老蘇的書房裡,此時就存放有一台簡易的望遠鏡。
對了,之前製作好的酒精也要一些。”
“自是見過,當年文忠公曾目不喪明,便有人獻上過此物。
一個是平麵鏡,在光芒較強時利用。
在21世紀,冠冕玻璃根基上和蔡司眼鏡被捆綁在了一起。
它是一類阿貝數大於50的玻璃,也就是鑭係玻璃。
畢竟在新儀象法要中, 老蘇親筆繪製了14副星圖,記錄了1464顆行星。
老花鏡。
考慮到顯微鏡的原質料相對特彆,徐雲保守估計,質料能在一個禮拜內籌辦好都算可貴了。
視野再迴歸原處。
比如真捅啦。
彆的一樣是宋朝的暇日記裡,還供應了一個事例:
屆時哦成品不說極限倍數吧,起碼900倍的放大倍數還是不難的。
“然也。”
反光鏡則用來反射照亮被察看的物體,普通有兩個反射麵:
此中一種需求利用源自火山口的礦石製成,另一種的質料則需求用到江南西路特有的一種銀灰色黏土.....
當代另有一名很馳名的遠視眼不利蛋,名字叫做白居易,他還為此寫過一首詩:
歐洲要到14世紀文藝答覆後, 纔會將星圖拓寬到1022顆,並且記錄了一些根本星象。
在顯微鏡方麵,羅伯特胡克的發明要比列文虎克早二十年。
另一幅刻錄有1350顆的唐朝敦煌星圖,在時候上比蘇頌星圖還要早一點。
等質料湊齊後,再通過攪動玻璃溶液、平凸透鏡等一係列技術,便能夠製備出極佳的消色差透鏡。
說句不太好聽的話。
實際上。
至於老蘇所說的文忠公,天然便是歐陰文忠, 也就是唐宋八大師之一的歐陽修。
“顯微鏡, 顧名思義,便是能夠將藐小之物顯於眼中的‘鏡子’。
他察看到的是滅亡的細胞,他所看到的隻是殘存的植物細胞壁。
這是能夠在火山口發明的一類礦石衍生品。
但如果流程恰當,這些都能夠很輕鬆的製止開來。
本土的鑭礦園地首要在內蒙和江西,也就是唐朝的江南西道,宋朝的江南西路,後代翻開水龍頭都流辣椒水的處所。
起首從時候點來做個定義:
並且物鏡的凸透鏡焦距,要小於目鏡的凸透鏡的焦距。
當然了。
老蘇聞言,趕緊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