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苦涯[第2頁/共3頁]
墨客們堆積在前院中,固然冇資格進外客堂,卻個個神情嚴峻,跟著大郎的背誦嘴角微動,顯見得是在跟著學。
又過得三五日,便到了丁未年癸卯月甲午日(景德4年2月27日),這一天,剛好是春分,也是安舉人的三七。安木領著大郎去墳上痛哭以後,便披麻帶孝的去曾幫著治喪的村民家裡謝孝。
見到鎖嫂一家來了,安木便請候押司派來的張門子將縣裡的事情講了講,當聽到何老三在縣裡冇有受甚麼委曲,過幾日就能返來,世人才放下了一顆心。鎖嫂千恩萬謝的拜謝過安木和張門子,領著兒子回了家。
正在這時,一陣開朗的笑聲傳來,墨客們敏捷的溫馨下來,讓出一條通道。
“珊瑚對玳瑁,斑斕對珠璣。桃灼灼,柳依依,綠暗對紅稀。好,對得好……好,好,好……”一個身穿瀾衫,頭戴襆頭,腳登粉底皂靴的老者分開世人走了出來。走動間瀾衫下暴露一抹麻服,竟是不知在給誰服著孝。
C
過了幾日,候押司派來的人帶來了縣裡的動靜,安木忙將鎖嫂一家請到了外客堂中說話。候押司自從分開安家後,每隔一日都會來安家看大郎,如果他來不了就會派人過來。因他至心待安家,安木對他另眼相看了起來,每日都要派李進和何小一送青菜趁便探視何老三,就是候押司派來的人走時也會大包小包的送些糧食甚麼的。一來二去,兩家的乾係更加親熱,連帶著張門子也和安家的乾係好了起來。
一番儘力後,何老三在傳說中變成一個為奉侍八十老母而盜竊的罪人,被魏縣尉的仁政所打動誌願自首,魏縣尉本來想將他投入獄中,但是又想到他的老母無人奉侍,幾番躊躇以後將此事上報給了知州。知州看完卷宗以後雙目含淚,連呼‘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欲報之德,何故為報?’以為罪人既是為了奉侍高堂行竊,更何況又還了臟物,隻需教誨一番便可。
見到此人出去,張文學三人立即站了起來,向廳外迎去。
洪助教和馬山長走到院中將墨客們斥責了一番纔回到外客堂中和張文學說話,倆人一個說克明在縣學中吊頸砭骨,乃是縣學裡一等一的辛苦人。另一個說隻可惜英年早逝,不然僅憑他的文章,定是能得個狀元的。最後二人異口同聲的以為這都是張文學教誨有方,不然的話僅憑安克明的儘力那是不管如何也達不到如此的高度。
“妙哉!”張文學坐在外客堂裡,聽著大朗背誦發矇中詩句時,不由自主的收回讚歎之聲。洪助教和馬山長幾次頜首,不時的點頭稱是。
此事傳到各縣,令魏縣尉的名聲大上了一個台階,縣令主簿縣尉們紛繁派人送來了賀儀和土產。順帶著,安大郎的仁孝之名也第一次呈現在鄉紳們的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