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青菜[第2頁/共3頁]
“稅漲了多少?”呂氏吃驚的問道。
“不要賣了!”安木長歎一聲,“將地裡的青菜能割的都割了,取一些品相好的明日讓李進叔以大郎的名義送到縣裡。”
“你給他們送菜,還不如把菜賣掉,好歹能換幾個錢!”呂氏本來就不如何氣了,聽到安木如許說,又哼了一聲。
一斤征一文,是征的鹽稅,我借到本文裡了。據《宋會要輯稿》載,太祖開寶三年(970)四月,詔“河北諸州鹽法,並許通行,量收稅錢,每斤過稅一文,住賣二文。”過稅,就是發賣商品的客商路過一個關卡時要交的稅,住賣就是開店賣。如果路過十個關卡,那麼就要交十次。
C
“兒明天想請李進叔再跑一趟縣裡,以大郎的名義往縣學裡給三位官人送青菜。”倆人說了一會話後又提及了青菜。
“哎喲!”呂氏聽到安木如許說,猛的一拍額頭,“是我胡塗了!我如何就冇有想到這些事情?公然還是讀書人想的殷勤,你瞧瞧,你纔多大的人兒想事情就這麼全麵?”
安木聞聽此言搖點頭,“咱家與張文學並無半點情分,冒然去求,隻會勢得其反。”想了想後,又揚聲問,“……何老三,我且來問你,菜地還剩下多少能夠食用的青菜?”
安木笑道:“嬸嬸,我們家把青菜都給縣學的文學送疇昔,人家天然會問如何送來這麼青菜,您和李進叔說,千萬彆把欄頭漲稅收的事情說給文學聽,隻說是大郎貢獻幾位文學的。送個一次兩次的,文學天然就明白如何回事,隻要故意,就會派人去探聽事情。如果冇心,我們縱是求到他們頭上那也是無用。”
----
呂氏聽到安木如許說,怔了一下,彷彿不曉得該如何答覆。安家的地步一向是何老三在租,哪塊田肥哪塊田貧他都瞭如指掌。固然人貪了些,但是倒是一把種地的妙手。隻是家裡孩子太多養不活,以是才一向被評定為五等戶。安舉人在時,何老三很誠懇,每天賣多少菜都是稀有的,向來也冇有欺瞞過。
“還不是欺負咱家隻剩下兩個不會出聲的小娃娃!”安木冷冷的說道。
“嬸嬸不要焦急,這些事兒一會和嬸嬸說。”安木笑著安撫住了呂氏。
“大姐,這可不能啊!”呂氏倉猝勸止,“咱家恰是缺錢的時候,不賣菜就得賣糧食,家裡的糞池固然也能賣個十幾貫錢,可那要比及半月後春耕纔有支出。”
呂氏聽到安木闡發縣裡的事情,不由得坐直了身材聽她發言。
“李進家的,你又不是不曉得,這幾天菜地冇少被天災害,我這還是拚了老命才留下了這麼點……”何老三歎了口氣,“縣裡集市上的欄頭(收商稅的吏)曉得安舉人歸天後,立即就將稅錢給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