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不足之處[第2頁/共3頁]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準期而至,誰猜想此時已是與老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操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後,以刀斷絃,並仰天而歎:“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台,琴破弦絕。此乃動人至深的遇知音的故事,也為這所曲子增加了奇異的色采,是以,先人普通不會選曲子來參賽,因為先人再無一人能夠有伯牙彈此曲的心態,也不會有子期那樣識琴音人的心態……”
伯牙聽到讚美,曉得趕上了知音,心中大喜,趕緊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就教高名雅姓?”樵夫行禮,說:“鄙人姓鐘,賤字子期。”伯牙歎曰:“瞭解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孺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好,好,彈得好!”皇上一邊鼓掌一邊喝采,他滿臉笑意,滿目含著賞識及一股龐大的情感看著屈寧獎飾道,“此曲真乃隻應天上有,人間可貴幾次聞。楊小夫人一曲‘高山流水’真是讓人聽得流連來回,回味無窮。明天,楊小夫人既然連贏三局,那麼……”
第三局是操琴比賽。
王夫人彈的曲子恰是現下大涼國流行的‘詠樂曲’,這曲很淺顯,幾近大家都會。即便是屈寧,也聽過下人彈湊過。但是,正因為此曲大家都會,以是,才顯現出了它的難度。這就像菜肴的做法一樣,越是淺顯的菜肴,越講求做法,也越能顯出廚師的奇妙工夫,做出來的菜,其味道和鮮嫩、光滑、爽口等等,又都達到了一種冇法比方的境地。這事理也正如操琴一樣,能在平平當中顯出琴音的奇妙和動聽動人,才說得上是大宗師的琴藝水準。
其三不敷之處在於小夫人彈湊此曲的心態,乃是為了急功近利,想要贏人一把,這恰好又是違返了伯牙彈曲的本意:
“皇上!”王爺一聲不輕不重的輕喊,很有力度地打斷了皇上要宣佈屈寧連贏三局的話,隻見王爺拱著雙手,微微彎著腰,看著皇上說道:“皇上,這第三局操琴比賽應是王夫報酬贏。”
屈寧忍不住在內心佩服及恭敬王爺為人坦誠,這如果換道彆的男人,決然不會打斷皇上嘉獎的話,也不會為世人解釋屈寧彈湊得實在並不好。
這所曲子,屈寧窮儘了平生的工夫去彈湊,固然談不上大宗師的水準,但也是上了級彆的。因而,清澈的琴音,活潑的節拍,便如淙淙錚錚的河水,從幽間的高山上、暖流當中,清清冷涼地從高處傾泄而下,再漸漸地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