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秋賦[第3頁/共4頁]
李應期的但願是好的,他在奏疏中要求免稅和施助,是一個很聰明的做法。但是……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叢生,遼東建奴正在反叛,朝廷軍餉不敷,這個很好的發起,被朝廷采納了。因為朝廷現在正把統統錢都往遼東送,對每一分錢都非常看重,如何能夠顧及到李應期和百姓們的一點小小慾望呢?
------------
他的話音剛落,俄然見人群俄然向兩邊一分,一個穿戴棉布衣的年青人走了出來,看他的打扮,不像富人家的少爺,倒是像一個年青的管事,他身後還跟著一群穿戴青衣小帽的仆人。
十月尾,又一個事件接踵而至了!
來人恰是朱元璋,他不顧四周衙役和顧華修獵奇的目光,腳步快而沉穩地走向了被打得血肉恍惚的十五名農夫身邊,低下身子,看了看此中一人的傷勢,然後回身叮嚀他前麵的年青人道:“快拿傷藥出來,塗好藥以後,把他們抬回家去,好生將養。”
秋賦是年年都要繳的,實在很多百姓已經曉得會有這麼一天的到來,但是有很多天真的百姓,還在等候著朝廷發善心,免收稅賦。
最首要的啟事,是朱元璋的軍糧,有一半是存放在馬家大宅的地窖裡的,叛逆之初的局勢,並不是他想節製就能節製得住,如果亂民們衝進馬家打砸搶燒,這些軍糧能夠被糟蹋。他給馬家的耕戶們留一絲香火情,比及叛逆開端的時候,這些耕戶有能夠會對馬家部下包涵,並且庇護馬家不被亂民打擊,如許一來,他能夠保全本身的軍糧,順利地將這些糧食掌控起來。
“伏(俯)念奏(秦)災嚴峻,乾係匪輕,敕下戶部覆議,將天啟七年負欠並今歲加派地畝遼餉亟賜免征,複將見年者酌減一半,其餘軍餉宗祿一併寬緩。不然,本日取此餓莩斃之杖下無益也。更祈皇上敕部俯查萬曆十一年並十三年全陝大荒事例,慨發帑金遣官施助,於以救哀鴻而安處所。異日公家之賦,尤(猶)可望之將來。如曰內帑以(已)匱,諸餉不繼,蠲賑兩端,概靳不施,萬一禍亂高文,天下襬蕩,勿謂臣本日閉口不言。”
這個動靜,如同在已經冒出了火苗子的柴堆上,再澆上了一瓢油……
大夥兒都曉得大少爺馬智雄是馬家的頂梁柱,他說一,冇有人能說二,就連馬老太爺和二少爺都不成能竄改他的決定。他說了要收半租,那就必然是要收租了。固然朱八哥義薄雲天,情願拿錢給他們買吃的,但朱八哥隻是戔戔一個管事,能有多少錢?他養得活十裡八鄉的村民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