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清剿鄭彥夫的軍隊[第2頁/共4頁]
“太好了!”二少奶奶揮了揮手,丫環們將抬著的箱子“碰”地一聲扔到了楊洪的麵前,箱蓋彈開,內裡金光銀光一陣亂閃,滿是金銀錠子……
已經趕到門前的馬千九從速走了上去,陪著謹慎道:“這位軍爺有禮了,這裡是白水馬氏的府邸……”這名千戶較著不是本地人士,馬千九擔憂他冇聽過馬氏的名頭,從速又補了一句:“我們家老爺子二十五歲考中進士,三十二歲出任一縣之尊,現在告老回籍,在家保養天年……”
既然當官如此輕易,誰還苦練技藝?功臣後代一個比一個不堪,到了明朝末年,能夠獨當一麵的武將,已經有如鳳毛菱角。
朱元璋抬眼一看,二少奶奶標緻的小圓臉上竟然流淌著兩行淚痕……她背後跟著陪嫁丫環,另有秋葉和彆的幾個張府倖存的丫環,丫環們吃力地抬著一個小箱子。
千戶乃是正五品的武官,算是很大的官兒了,理應很短長纔對,但實際不然,朱元璋當年在建國的時候,犯了一個大弊端,有一次他和建國功臣們喝酒,喝得歡暢,就在席間說道:“你們保著我打下了大明江山,對我忠心耿耿,我還但願我的子孫持續由你們的子孫來保衛,如許,我們不就世世代代共享承平了嗎?”(摘自《明太祖實錄》第一冊)然後他就定了一個武官世襲製,武官的兒子擔當父親的官位。
這端方製定好以後就糟了,當初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那批武官確切短長,但他們的子孫就……然後一代傳一代,一代不如一代。洪武年間,武官的兒子想世襲父親的職位時,還需求參與測驗,起碼在騎馬和射箭這兩項上不能草率。但是跟著大明朝的日趨敗北,對測驗也越來越放鬆,功臣子孫能夠直接世襲,不再需求任何本領。
二少奶奶用衝動的聲音道:“我情願拿出統統嫁奩犒軍,煩請軍爺將鄭彥夫一夥人碎屍萬段!”
騎著黃馬的千戶官走到了馬府麵前,駐馬不前,昂首細心地看了看身邊矗立的石杆,冇花多長時候,他就認出來了這是根進士杆,乃是天子賜賚的名譽。固然貴為五品武將,他對著進士杆也不敢不敬,翻身下了馬,對著進士杆拱了拱手,算是行了禮,然後走到馬府門前,大聲道:“這裡住的是哪位老爺?”
馬千九大喜,既然人家聽過馬家的名頭,那就好說話了,不至於像楞頭青一樣衝進府來搶錢。這麼大一隻軍隊立在門前,要說貳內心不虛,那是假的,他從速抱拳道:“不知軍爺駕臨鄙府,所為何事?”
“我就曉得建奴不堪一擊,哈哈!”前麵那百戶笑道:“山村野人,不自量力,敢來騷擾我們大明朝的遼東,我們遲早打到野人們的故鄉去,將那一乾子蠢貨全數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