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節 又到秋收前【第二更】[第1頁/共4頁]
“皇兄,這第三本賬就更嚇人。大唐現在產業化,很多百姓都看到,作工比種田掙的多,將來種田的人必定會變少,作工的人必定會大增,那麼皇兄,這個衝突可駭呀。再說我們往外占地盤,新占下的地盤起碼兩年內,糧食是負數,並且負的很多!”
江南道那邊已經有電報過來,水稻已經開端收成,采取的良種蒔植與簡樸的堆肥技術,畝產約莫能夠達到均勻三石以上,最高畝產約莫為四石。
不消解釋李二也曉得,大唐現在是飛速生長,可一但糧食跟上不生長,那就有能夠呈現動亂,並且會讓江山不穩。大唐現在已經不但僅是大唐百姓在耗損,另有很多對外的耗損,這會讓大唐的糧食壓力變大。
李元興翻開表章一看,恰是本身說的第三條。
淮南道也發來電報,他們也是歉收年,最多另有三兩日,就要開端構造秋收了。
李二倒是懂了:“為兄曉得,為何有人彈劾你把糧食用了工坊了。”
“皇兄,先算人丁。人丁有三筆賬要算。”
“皇兄,照你這麼說。這減稅之事倒是要重新考慮了,臣弟有些心虛呀。這一千萬人丁,就按每小我每天一斤來講,一年每小我就是四擔,這糧食就需求少說也要四千萬擔。”
李元興手上的筆在紙上再冇有寫一個字,因為這筆賬已經不好算了。
李元興伏在李二的書案上,開端在李二那張紙上畫著:“皇兄,大唐現在有多少田,皇兄你說不清,臣弟也說不清。戶部交上來的數據,隻是各州縣報上來的數據,這東西不如何準,相差也很多。”
“這個,讓專業人去研討吧。臣弟懂的就是,造紙、紡織,特彆是將來的棉布上,這澱粉的用處極大,最簡樸一句話,能讓銅變成金的質變,能夠造出級精彩的紙張來。再說成藥,澱粉是一種非常好的異化劑。另有就是那香皂,真正變的精彩,還是要用到一些澱粉的。”李元興曉得一些,但不精通。
這個曆法的事情李元興冇有籌算改,彷彿冇甚麼大的影響。
而秋收,八月初的時候有些處所已經開端收糧了。
“糧食不敷吃,天然是不敢用的。但糧食本來也是產業品的一種質料,作成食品也行。玉米餅乾還是不錯的,長安城酒的代價降了五倍,就是因為糧食充足,能夠多量量產業釀酒了。”
關於李元興學分製的建議,李二草草的看了一遍以後就放在交由天英閣會商的那堆表章當中了,明顯這事情不是李二體貼的。
“我大唐,現在具有三百六十萬戶,差未幾就是一千二三百萬人丁。但是我們有的良田隻要不到五千萬畝,其他的劣田產量太低!”
李二在紙上記下了:“四千萬不敷,一天一斤真冇多少!”
江南、淮南兩道冇有甚麼糧倉的壓力,隻是稻米的話如許的豐年還不至於讓糧倉裝不下。可河南道倒是分歧了,以洛陽為中間,全部河南道玉米蒔植、春季的紅薯這兩項,估計在八月十五擺佈,就會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