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節 華夏論![第2頁/共4頁]
“秦王不知剋日在忙甚麼?”李二隨口問了一句。
聽到李元興的話,裴元朗低頭深思半晌:“殿下,臣下覺得華州是個聚寶盆,隻是有三難。臣下更是覺得有殿下親至,就算有萬難也隻不再是難!”
華州,就是後代的渭南,地處渭河下流,長安城以東一百四十裡,本來屬於京兆郡部屬的一個縣,後在武德六年升格為州,倒是大唐劣等州。
李二一手拿著報紙,一手拿著關於宮外的陳述,笑的合不上嘴。
“快一些,打上蠟給殿下看看結果!”那工頭大喊的喊著。
“裴刺史,去州府吧。”李元興表示帶上那塊石頭。
高公公在中間小聲迴應:“聖上,秦王殿下天不亮就往東去了。看那車駕的模樣,不似遠行。”
中年人姓裴,是關中四大姓裴氏族人,名裴元朗。倒是一員乾吏,本來隻是一個從五品小官,調任華縣第一年就讓華縣升格為州,在華州三年,華州已經靠近了中等州的標準,實際具有一萬八千六百戶人丁。
“說得太龐大了,你也冇法瞭解,這是工匠們的學問了。有了這個鉬礦石,能夠讓精鋼更硬,更鋒利,並且更不輕易折斷,最首要,不輕易生鏽。能夠說,這是極好的東西,全部大唐,本王所曉得的也就那麼幾個鉬礦,你這裡就算一個!”
裴元朗深吸一口氣,他不敢辯駁,也不會辯駁,因為秦王殿下說的數字,那怕是一個讓世人都感受匪夷所思的數字,今後定然會被證明,這個數字太保守了。
但在裴元朗聽來,這就是一個機遇,初唐的官員貪汙的不是冇有,但更多的起首是在乎百姓的生存,然後纔是本身的官路。
“殿下,咱是粗人,是殿下讓咱每天有肉吃。咱就整天就深思著如何給殿下多掙些錢,耀州那邊人手太緊,固然有這石頭可抽不出人手來,這裡有,咱就開石打板,不出半年這裡的就能年產一百萬尺的石板出來!”
李元興說道:“華,就是指“華”即華山,“夏”指“夏陽”。我們腳下這片地盤,就是我中漢文明之根。但本王以來,另有另一個說法。以服飾華采之美為“華”;以疆界廣漠與文明繁華、文明品德昌隆為“夏”。”
李元興一伸手,身邊穿戴女官服色的元春拿過一個信封來,裴元朗雙手接過,冇有翻開之時李元興就先問道:“裴刺史如何瞭解中原這個詞?”
“某明白,殿下固然放心,某這就去了!”說完,一拱手大步跑著,一邊號召著人跟他一樣進山,倒是一個急如風的性子。
“臣下懂了!”
“臣下不知殿下駕到,未曾出迎,罪惡,罪惡!”一個清臒的中年文士,身上穿戴一件淡緋色長袍,卻不是官服。頭上戴著的是一個繡著金絲的頭布,卻冇有戴冠。來到李元興向前以後,長身躬下:“臣下不敢免罪,隻是邇來巡查河務,怕汙了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