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亂臣賊子(中)[第1頁/共9頁]
~~~~~~~~~~~~~~~~~~~~~~~~~~~~~~~~~~~~~~~~~~
依克唐阿昂然不懼,回得又急又快:“大帥又曾經想過冇有,禁衛軍以一支新練之軍,如何能克服兩個師團的鬼子,更有千裡回師遼南,成為天下定海神針之偉業?現在不但遼南諸軍心機亂作一團,大帥之禁衛軍,又何嘗不是在看著大帥如何行事?大帥已經為兩江總督,為何還不奉表朝廷,交代奉天將軍關防職位?三萬敗軍向前當向曰軍正麵,大帥卻無一言向諸軍交代大帥將如何行事,如何對待朝廷!縱使有十萬虎賁,又何能成事?可惜天下皆降,我徐一凡獨不降時那位海東徐帥,當時是郭子儀,現在倒是李光弼!……或許李光弼也是高看了大帥,仆固懷恩之事,恐為大帥之所設!”
那道學模樣的官兒另有些不平氣,站起來施禮:“教員,不曉得這班班大才,到底是何方崇高?”
“如果徐一凡隻是一個曹艸,他又如何能走到麵前這一步?”
“說是此次南北要相衡,成果還是一場空!文廷式文大人他們為甚麼不大用?就選了一些平時首鼠兩端的傢夥,給了點閒曹的位置,我們就算打發了?”
“宋慶他們一樣的門路,卻走得比你們快那麼多,就算天候倒黴,你們慢一些,能慢到如此境地麼?”
李鴻章站在船頭,隻是看著麵前滾滾清波。他出京的陣仗比翁同龢還要小,在嫡派親兵的保護下,早就乘船就道了。去天津辦了交代,就回合肥故鄉。
依克唐阿尤自嘲笑:“多謝大帥成全標下身後奇蹟!”
他笑得隨和,但語氣果斷,讓當下京官們全都愣住。誰也不敢在翁同龢麵前發作,卻又不曉得說甚麼纔好。翁同龢負手站起,看也不看他們一眼:“國朝要變,才撐得下去。關在頤和園的時候兒,半夜靜思,竟然是一身盜汗!這場戰事,誰最得利?不是我們,也不是園子內裡兒的,我們大清,竟然在存亡之間轉了一個圈出來!此次的劫數過了,下次呢?國朝再穩定,可冇有下一次了……但是如何變,我們不曉得……有人曉得。現在最負天下之望的,一文一武,武的是誰,大夥兒心知肚明。朝廷也毫不成能信重他的……文的,倒是我們大清最後的希冀!”
說是的,有鼻子有眼睛。宮裡出來遛彎兒的寺人們還能抖弄一點兒宮廷密辛出來。竟然另有傳說他是逃亡外洋朱三太子的後嗣。朱和餘字兒很象,是假借,再添一個立人兒,擺瞭然是要返來收攬民氣的。要不然呢?這徐一凡還能從土裡俄然蹦出來?這洋鬼子地界出來的玩意兒,就是有些邪門兒。
“大帥,您瞧瞧這場雨!我們吉林練軍,多咱也冇這麼賣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