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禮佛[第1頁/共4頁]
關老太太乾脆道:“那少瑾就留下來好了。等過了浴佛節再去靜安齋讀書也不遲。”然後叮嚀似兒:“你去跟沈大娘說一聲,就說我留了二蜜斯給我抄經籍,等過四月初八再去上課。”
她“咚咚咚”地給周少瑾磕著頭:“多謝二蜜斯拯救之恩——要不是周大夫跟著去了,我們家祿兒的命就丟了!”
“你聽我的準冇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周少瑾不想和樊劉氏推來推去的擔擱了時候,直接叮嚀施香,“你這就去跟馬富山家的說,讓馬富山家的雇頂肩輿送樊媽媽歸去。”
兩姐妹進了耳房。
周少瑾笑著應“是”。似兒等人忙幫她籌辦紙墨。她試了試筆,沉下心來開端抄經文。關老太太則坐在她的身邊翻著佛書。到了中午,關老太太不但留了周少瑾用午膳,膳後還移到了閣房喝茶,給她講本身年青時候的事,以此來教誨她如何做人做事。
誰曉得林世晟卻再也冇有提這件事。
宿世是她不懂事,這一世她再也不會讓姐姐那麼累了。
她推搡著姐姐往耳房裡去,道:“此次就用我庫房裡的料子——爹爹每次送返來的東西都是我們姐妹各一半。我這裡固然冇有銀條紗,可也有幾匹不輸銀條紗的碧水青!”
似兒笑吟吟地退了下去。
疇前她隻要一聽到大舅母又為姐姐購置了甚麼,表情就會降落好幾天,連帶著姐姐和身邊的人都有些不安閒。現在看來,大舅母如許做再對不過了。彆的非論,就說做衣裳這件事。她年紀還小,恰是長個子的時候,衣服做多了,有些還冇有上身就小了,隻能壓在箱底。姐姐倒是快出嫁的人了,就算穿不完,去了廖家還能夠賜給廖家的那些丫環婆子,那也是份可貴的麵子。 “姐姐。”她紅著臉打斷了周初瑾的話,“那銀條紗是貢品,等閒人見都冇見過,是外祖母特地托了長房的老夫人從都城謀得的,是留給你做嫁奩的,你給了我,那一百二十抬的嫁奩如何湊得齊?”為了讓姐姐放心,說完她還促狹地朝著她眨了眨眼睛。
周初瑾非常歡暢,隻是看這花腔子繡著太花時候,道:“不消這麼費事,前兩天大舅母叫了馮裁縫進府,又多給我做幾身衣裳。你如果冇事,就給本身繡兩條帕子好了。或者給外祖母繡條裙子也好。再過四個月就是外祖母的生辰,到時候你把它當作壽禮送給外祖母,外祖母必定很歡樂。”她說著,眉宇間閃過一絲講錯悔怨,忙挽救似隧道:“要不也叫馮裁縫進府給你做幾件夏衫吧?我記得你很喜好那件玉帶白的銀條紗夏衣,小了還拿出來穿了兩回,我那邊恰好有兩匹玉帶白的銀條紗……”
周初瑾則向外祖母伸謝:“那是您送疇昔的藥丸好。”又道,“眼看著要到浴佛節了,您看甚麼時候開端抄經籍好?”一副恨不得關老太太立即就把周少瑾留下的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