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帝師2 > 第十章

第十章[第2頁/共4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不知不覺間,記時的檀香燒去一半。

不到兩息,馬尚書嘴角直抽,想笑不能笑,神采非常奇特。實在忍不住,乾脆背過身去,咳嗽了兩聲。

辨彆於春闈,作為殿試前的最後一次考覈,複試考的也是策論。

朱厚照正逢變聲期,持續半月守在弘治帝身邊,端茶奉藥,聲音非常沙啞。

凡是未曾同他劈麵,不曉得秘聞,對他的第一印象都會不錯。

但楊小舉人才幾歲?

發完試題,一名翰林侍講回到殿前,見馬文升麵帶笑意,遂開口問道:“今科多有良才,三鼎甲實難決出。不知馬塚宰可有良才保舉天子?”

這名貢士麵帶稚氣,尚不及弱冠,能不以巧進,不追逐風頭,甘於安守本分,取以拙道,這份心性定力實在是可貴。

謹慎無大錯。

幾位考官立在殿中,另有中官帶著長隨安設桌椅,以待開考。

如果是前者,自可暢抒己言,頒發定見。如果是後者……答案越深切,越振聾發聵,死得越快。

抿了抿嘴唇,楊瓚非常清楚,不想被踩到閆氏腳下,他必須比閆璟立得更高。

百名以後就冇這麼好的運氣,如李淳和程文,都被安設在了殿外。

端坐桌前,楊瓚一邊磨墨,一邊默唸昨日讀過的幾篇詩文,很快安靜下來。待翰林行過,發下試題,還好表情的勾了勾嘴角。

顧九和、董王已不必說,都在放榜當日互道過姓名籍貫,有過扳談。坐在第三的貢士姓崔,據言其為關隴世家後嗣,族中藏有浩繁文籍,習文好武,風采氣質非常不凡。

拿到題目,楊瓚心頭微沉。

後經永樂、洪熙、宣德等朝,法度變得敗壞,勳貴朝官開端私占鹽引,大肆壓榨販子,謀取財帛。到成化年間,終冇法續行,為朝廷燒燬,轉而令販子向戶部納糧,調換鹽引。

在遍舉英才、以敢言能言為佳的弘治朝,如許的“小夫子”當真是可貴一見。

兩人相互看看,目光都有些意味深長。

既冇法必定,該當藏拙。

在複試中出風頭實無需求,老誠懇實做一片文章,行文間規端方矩,定不會引來太多主張。

和曆經宦海的馬文升等人比心眼,楊瓚還太嫩,委實有得學。

開考之前,世人屏息凝神,不敢隨便說話,更不敢大聲喧鬨。

比及他看夠了,終究轉成分開,幾其中官才公開裡舒了口氣,小跑著跟上。

記時的檀香燒去小段,殿前飄起一縷青煙,輕巧漂渺,連累不竭。

複試的主考官不再是張元禎和楊廷和,換做了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馬文升和戶部尚書韓文。監考官和閱卷官多出翰林,自學士、侍講以下共五人。

恍然不知間,想溫馨做隻小蝦米的慾望,已同楊瓚漸行漸遠。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