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2頁/共4頁]
都城以外,送信的快腳已到達涿鹿縣。探聽著尋到楊家,見到門上掛著白幡,族人個個帶孝,不由得吃了一驚。
楊瓚輕笑,道:“你纔看過幾小我寫字,就知我寫得好?”
筆鋒微頓,墨跡落在紙上,楊瓚微微皺眉,道:“你且去看看。”
“治大國如烹小鮮,不成肆意而為。”
隻累死十六個楊氏族人有何用?想要壓下楊家四郎,隻需送他親爹上路,諸事可成。
父死必當服喪,苦候三年,何種手腕用不得?
“楊老爺高中今科春闈第五十九名,不日將要殿試麵君。跟著楊老爺的書童交代,這封信必送到楊宅,交到楊翁手中。”
丫環訥訥不出聲,更不敢提示,紅姐兒口中的庸人但是她的親舅和舅母。
男人愣住,臉頰顫栗,繼而現出狂喜,一把抓住快腳,道:“隨我來!”
“不過甚麼?”
見此,楊瓚鬆了口氣。
楊土承諾一聲,將半塊酥餅一口塞進嘴裡,鼓著兩邊腮幫子推開門,噔噔噔下了木梯。
丫環瞧了瞧,又道:“紅姐兒不去看看?”
但天子不朝?
“親賢臣遠小人當然不錯,然朝中多君子,亦不能少了小人。君子可用,小人亦可用。君子剛正,小人詭詐,如何用,需得由爾掌控。”
雖多日未露麵,但顛末太病院群策群力,經心保養,精力的確好了很多。難言是藥方的服從,還是丹藥的感化。總之,每日裡,弘治帝總能餘出一兩個時候教誨太子。
楊土向來謹慎,口風也緊,看到楊瓚的手稿,冇有多說半句。
“可說是因為甚麼?”
不知不覺間,半月疇昔。
“哎,對,送信!得快送信!”
楊父接過手劄,不待細看,已是滾出熱淚,語不成聲。
即便動靜延滯,讓他得中殿試,一個“服喪趕考”,不孝的罪名壓下去,還想仕進?功名都會革掉!
“治國之道,不在事事親為,而在禦人。”
書童有些臉紅,還是不平氣,道:“雖冇看過彆人,但比先時確切好上很多。我嘴拙,說不出幸虧那裡,四郎卻不能不信。”
以弘治帝的勤政,持續數日不上朝,政令多出內閣,的確匪夷所思。獨一的答案,就是天子“偶染微恙”不實,小病實是大病,鬨不好,龍椅上會換個新帝!
關上門,丫環行到閣房,臨窗正坐著一名藍衣少女,豆蔻之年,臉龐另有幾分稚氣,眼尾微微上挑,自有一股難言的嬌媚。
“紅姐兒,大郎返來了!”
殿試日期推遲,於他而言並非好事。比起同榜貢士,他做策論的程度隻能算劣等。顛末數日苦練,勉強可擠入中等。
予人呆板印象不打緊。
“冇有。”楊土點頭,“隻說推遲,冇提及因。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