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第4頁/共6頁]
場中批示把總麵麵相覷,都道不好,倒是毫無體例。
劉健眯眼,討情的官員當即閉上嘴,不敢多說。
啪嚓!
朱厚照坐在禦案前,雙腿支起,雙手交攥,肘部搭在膝蓋,胸口急劇起伏,明顯肝火未消。
“劉尚書!”
走進值房,正想喚文吏送火盆,忽見丘聚急倉促行來,二話不說,隻讓楊瓚快些隨他進宮。
留下這句話,朱厚照袖子一甩,回身走下高台。
此舉實在出人預感。震懾住演武官軍,也讓其他四名坐營官挑起眉頭。
除此以外,各揣心機的藩王,同是不小的隱患。
兵部尚書劉大夏冇有分開。
雖有避事之嫌,起碼能包管生命安然。
先時宣府兵情垂危,兵部一力主張從大同太原調兵,主因是否在此?
張永和穀大用幾人不敢出聲,謹慎撿拾地上碎片,儘量清理潔淨,不留一星半點,以免劃傷朱厚照。
半晌以後,鎧甲頓地聲驟起。
“劉尚書,好自為之。”
寫完這句,朱厚照皺了皺眉,本想再添幾句狠話,到底冇有落筆。
“恩?”
“陛下,臣推舉翰林院侍講謝丕,修撰顧晣臣。”
“朕本日當真是長了見地!”
“陛下,臣……”
楊瓚點頭,邁步走進暖閣。
“能讓楊先生吃驚,可不輕易。”
不管如何,劉大夏是先帝拜托的重臣,穩固邊防有功,幾番推舉能臣,在朝中極有聲望。即使是內閣首輔,也不好當著在場文武和六萬京軍,讓他冇法下台。
看著楊瓚,朱厚照的神采非常奇特。
長安伯冇有發怒,也冇拿鞭子仇敵。
“每觀太宗天子陣圖,朕都覺衝動萬分。遐想當年,雄師行處,旗鼓相望;大纛一起,鳥驚魚散。多麼陣容!”
至於台上文武會如何想……
“楊先生無需多禮。”
內閣首輔劉健眉頭深鎖,轉向兵部尚書劉大夏,正要開口,被李東陽從後拉住。謝遷同劉大夏很有私交,卻冇法幫老友說話。
彼時,朱厚照正在東暖閣裡大發脾氣。
“今敕內閣六部,差官清查京衛,批示千戶之下,凡不堪用者,貪墨軍餉者,蒙祖蔭而無能著,以兵為夫子者,皆革!”
兩人一邊走,一邊閒話,決計避開演武場中所見,話題繞得有些遠,時而答非所問,話不對題,也是一笑置之。
“劉閣老,雪漸大……”
滿目烏黑中,紅色的袢襖,玄色的甲冑,彷彿點點血斑灑落校場,終會聚成河。
楊瓚一心二用,一邊聽著朱厚照噴火,一邊想著“善後”題目。
顧卿走後,武定侯、懷寧侯、南和伯、永順伯連續分開。永順伯向來和劉大夏不對於,臨走之前不忘嗤笑兩聲,諷刺之意儘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