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帝師2 > 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第1頁/共4頁]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奉天殿中再無雜聲,唯有筆鋒輕動,滑過紙麵的沙沙之音。

被黜落之人的慘象猶在麵前,天子行事,還是莫要多做置喙為好。不然的話,天曉得下一個被拖出奉天殿的是誰。

新科明經們自大曉得經義,飽讀詩書,不至才高八鬥也是滿腹經綸。再偏僻的題目也能找到出處。即使找不到,靠著本身瞭解,七拚八湊也能做出一篇策論。不至上上等,也能安然過關。

朝廷內部的題目,倒是一個字都不能落筆。

“楊明經但是做好了?”

“複興難於創業,乃前人不刊之說。行百裡者半九十,末路之難也。”

待謝丕退下,丹陛前的中官揚聲道:“召今科明經楊瓚禦前問話。”

一句話落地,便是為謝丕正名。

薄薄的兩張肉餅,一小碗米飯,一碗清湯。

殿試需得一日,全文已成,待用餐後謄抄便可。

如此一來,獵奇心都隨之消逝。

說輕了不可,說重了更加不可。前者必為天子不喜,後者亦會被讀卷官蓋上大戳:狂生!

謝丕站起家,繞過桌案,端方施禮,口稱“小民”。

題目別緻一樣冇題目。

都城的水太深,冇有幾年乃至十幾年的堆集,不成等閒涉足。

在坐諸位都有大才,對此必有見地。有好的定見,儘可劈麵對朕提。

奏對之時,謝丕長身而立,不慌不忙。臚陳策論之議,更是言近旨遠,很有見地。

北邊的韃靼瓦剌,南邊的土官土司,本地的倭寇盜匪,都是不小的邊患。至於前期崛起的女真部落,正被朵顏三衛擯除著上山下海,溫飽不濟,過著原始人一樣的餬口。

誰能推測,三百名才俊當中,馬尚書和韓尚書偏保舉這位。

終究,視野定在兩人身上。

突來的聲音,將楊瓚喚回實際。

天子神來一筆,世人皆措手不及。

中官退下,讀卷官也分開考場,一樣是薄餅米飯清湯,實難以設想,如許粗陋的炊事出自禦膳房。

不下十數人生出中榜後要求外放的動機。哪怕是二甲,隻要不授庶吉人,也要請命外放。有族報酬官的貢士特彆如此。

但別緻成如許,太有題目!

想死還是想死?

“天子治國以仁,諸公為鼎,河清海晏。瓚出身鄉野,見地淺薄,不敢妄議朝政。唯糧秣之憂,民窮財儘,或有淺言……”

弘治帝側過身,假裝冇瞥見,決意率性到底。

流民四起,軍戶逃散,地盤兼併,豪強大戶蓄養奴婢,更是不能等閒碰觸的-禁-區。

皇太子!

馬文升和韓文對其賞識有加,謝遷也是微微點頭。

讀卷官開端在殿中走動,中官得天子之命,立在一旁,重點存眷謝丕、楊瓚幾人。

“自古帝王之治,其大不過道法仁善罷了。夫帝之聖莫過堯舜,王之聖莫過禹湯。朕自臨祚以來,夙夜兢兢,唯懼弗任。圖耀先祖,不敢稍有怠忽。於茲經年,仍未窮極致。子諸生明賢人之言,究於實務,必有定見。”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