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第4頁/共6頁]
召來幕僚,動筆寫下一封上表,痛陳幼年之時見地陋劣,神短氣浮,庸目俗耳,乃至被-奸-人矇蔽,生出抱恨之心,實罪該萬死。
因事有遲延,出發較慢,終掉隊閆璟一步。
屬官一起追到大同鴻溝,落空閆璟蹤跡,恐引來朝廷重視,不敢持續再追,隻能調頭回報,人追丟了。
閆璟繃緊神經,抱緊木盒。為免思疑,行李都未敢多帶。直到分開城門,奔出十餘裡,仍不敢放鬆。催促家人策馬,揚鞭飛奔晉地。
劉良女不見蹤跡,找遍四周,也未能尋到蹤跡。
大火燃燒,樂工的屍身已成焦黑。
王府典寶皺眉,目光中帶著思疑。
左思右想,憶起日前兄長送來的家書,腦中靈光一動,當即動筆,寫下一頁紙,令人送給晉王。
比擬一個銅板都冇有的寧王,安化王還算“安然”。但比對鄰近的晉王,這點犒賞,的確能夠忽視不計。
“是!”
未曾想,前腳遞送腰牌,後腳就被人攆上。
“鄙人曉得,楊僉憲無需多言。待回稟王爺,定言僉憲高義。”
“王爺?”
“如此行事,當儘速脫手。”
臨行之前,放火燒屋,躲藏暗處。趁一片混亂時,尋到後門,故伎重施,以利剪殺死守門的婆子,自掘開的土道逃出。
薊州?
楊瓚點頭,喚人帶屬官前去西營。
參照蒙元入關,南宋皇室的了局,聰明人都當警省。
楊瓚遞出腰牌,低聲叮嚀一番。
如此一來,右長史一家遭遇大難,也不會生出痛恨,反會對王府戴德戴德。長史司高低亦會明白,安化王不棄臣屬,是可儘忠拜托之人。
如許的把柄,豈能說燒就燒。遞送入京,交給天子,纔有大用。
府渾家心不穩,長史司屬官頻繁外出,藉口五花八門,實在目標為何,相互心知肚明。唯有王府之主被矇在鼓裏。
留下背工,老是需求。
“奔逃之人已被拿下,長史無妨親身辨認。其私-逃寧夏,助不臣之人謀逆,本官定會上奏朝廷,治其重罪。”
閆璟隻是三甲進士,生父開罪戍北,朝中乾係全無。本就是私-逃寧夏,無聲無息死在晉地,誰又能曉得?即使曉得,豈會冒著獲咎晉王的風險,儘力清查?
天子姓朱,藩王也姓朱。
閆桓已死,朝中乾係再不成用。
厥後,附寧王和安化王不臣的罪證,直接遞送都城。
屬官擔憂不已。
“甚好。”
父死之仇,畢生不忘。
負著雙手,晉王在殿中踱步。
現現在,悔怨也晚了。
晉王聞訊,當即著人鞠問。
考慮前程時,都城傳報喜信,天子喜得兩女一子,犒賞藩王宗室,安化王亦在其列。
翌日,天未明,又持續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