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第2頁/共7頁]
楊瓚握緊韁繩,緊了緊大氅。
不知孫連出於何種目標,竟坦白不報。更手握批示使印,在衛中發號施令,調遣職員,簽發文書,均以才方的名義。
趙校尉橫眉立目,一腳踹犯賊首。將其-捆-綁-健壯,綁在馬後,一起拖到大虎帳盤。
趙榆點了點頭。
“那孫子不是東西!”
“帶路不帶?”
靠在榻邊,才批示使顫抖動手指,探往枕下。
“僉事且慢。”
押送入京,下錦衣獄,必死無疑。
“僉憲如不放心,可再遣人探查。”
賊首點頭如搗蒜,恐怕答覆不對,被丟給錦衣衛,剩下半條命也被折騰潔淨。
所謂穿-越-客就能運籌帷幄,縱--橫--捭闔,當真是笑話!
跨過門檻,楊瓚微頓。
正德元年,十仲春丁未,楊瓚率一千八百人,自營州左屯衛解纜,直奔鎮虜營。
哪怕棗核太大,硬得崩牙,為求活路,也要硬著頭皮吞下去。
賊匪占有山中,劫-掠過路行商,殺人越貨,惡貫充斥。
這些曾-貪-慕-權-勢、架空同僚的將官,心念一轉,再無懼存亡。更將拿起刀劍,成為軍中先-鋒,搶先同韃子冒死。
楊瓚拿不定主張。
楊瓚和趙榆隻調軍衛,謝丕顧晣臣連貼戶都冇放過。
“不敢瞞老爺,真是換來的!”
“韃靼叩邊,塗炭邊民,我父子食朝廷俸祿,豈能坐視!”
楊瓚退後兩步,雙手交疊,擎在額前,深深揖禮。
又是一刀鞘。
“可戰者,一千零九人。”
握了握拳,楊瓚咬牙,好,分兵就分兵!
其本意,覺得朝廷派三千京衛,不日將抵密雲,無需營州聲援,韃靼之危可解。與其累死累活,幫仇敵立下軍功,不如做壁上觀,任韃靼-肆-虐。
當下點出步兵五百,馬隊兩百,由才批示使兩子帶領,聲援懷柔。這一決定看似倉促,實成一支奇兵,陰差陽錯,正中進犯之敵七寸。
伯府保護做回成本行,兩人一隊,充夜不收探路。尋不到山民,竟抓來一夥山賊,命其為雄師帶路。
一刻鐘後,是運糧的大車,最後是三百步兵。
楊瓚神采烏黑,腦中閃過最壞的動機。
趙榆嘴角抖了抖,他隻是副總兵,稱不上總戎。
趙橫抱拳,回身抓起賊首,點齊人數,頂風冒雪,向山下進發。
官銀全數留在遠處,推倒房屋,以雪埋葬。
考慮多少,楊瓚終命令-拔-營。
這不是在圖上推演,也不是朝堂論爭。他的一句話,將決定千人存亡。
為減少費事,殺雞駭猴實為需求。
“分兵?”
“僉憲放心,盜窟長幼都被押來。”
“火線有村莊,疑被賊寇洗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