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第6頁/共7頁]
“上使,還請上使互助!”
“國君之尊,非同小可,豈是說廢就廢。”
王忠沉默了。
顧晣臣抬高聲音,道:“李懌登基,最大威脅去除,政見分歧者再無顧忌,衝突定將-激-化。”
顧晣臣點頭。
明擺著是大臣結合起來,逼國君退位,交出印璽,迎其弟入景福宮。表現在筆墨上,則變成“世子夭亡,國君哀慟成疾,乃至身不能動,冇法措置政事。知己不能為,海內一做事等,俱托於弟。”
比起來時,步隊中多出十幾輛大車,都是朝鮮君臣所贈,單藥材,便有二十箱,兌換成金銀,絕對是不小的一筆數量。
朝鮮冊封世子,國君即位,皆需調派使臣,奏請明朝天子敕封,不然便是名不正言不順。
公允不公允,朝鮮君臣已得空去想。新君正位,纔是最緊急之事。
楊瓚忙起家,“請進。”
顧晣臣持續道:“此番被擁立登基,必為臣子壓抑。新貴舊臣爭-權-奪-利,國君無能,不能賽過,君臣必將生出嫌棄,且朝堂之上,黨-爭-之-禍-不遠。”
藥材百箱,木料千斤,全數冇題目。數量不敷,拆屋子也給!
兄弟□□,不免讓群臣憶起舊事,英宗天子同郕王的奪門之變,仍如一根刺,紮在老臣內心。
終究,天子同內閣達成分歧,采納奏請。
對比王忠的煩躁氣憤,顧晣臣始終氣定神閒,似不將此等負義之舉放在心上。
“我知。”顧晣臣輕笑道,“李懌此人,年不及弱冠。好學問不假,脾氣卻有些脆弱,遇事柔嫩寡斷。小事還罷,大事不決,必引發-爭-端。”
朝鮮新君再次調派使臣,嚮明朝進貢,要求敕封。
“王給諫覺得如何?”
不輕易啊,當真是不輕易!
“司業不計算?”
敢開賭坊,定然權勢不小。但再有權勢,趕上東廠番子也是白搭。
奏請最後,幾近字字泣血。
“廢君之事未有先例,不成草率。”
不出不測,貢品收下,奏請二度采納。
簡樸六個字,如扒開重重雲霧。
“上使,小臣前番衝犯,實是迫不得已,已經知錯。”
“司業大才,下官唯司業馬首是瞻。”
本來,朝鮮君臣想送美女。
正使不收,彆人故意,也不能收。
錦衣衛行事,需得保密。
重視力集合到豹房之事上,對江南之事的反應,天然慢了半拍。等回過神來,江浙的官員已是調的調、免的免。特彆寧波府,整座府衙,六品以上的官員,幾近被一網打儘。隻剩幾個經曆知事,每日裡戰戰兢兢,等著新府尹上任。
印璽交出,人-圈-禁-在內宮,國事一概由臣子措置,辭位奏疏都是彆人代寫。一國之君落到這個境地,作為旁觀者,不曉得該不幸,還是感覺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