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第4頁/共7頁]
錦衣衛行事,需得保密。
“趙僉事?”
足足兩刻,顧晣臣冇有出聲。室內氛圍愈發壓抑,幾人額頭滾落汗珠。
稻穀萬石,給!
最後,一名姓柳的大臣看出端倪,摸索道,隻要能請下敕封,不管上使提出甚麼前提,他們都會承諾。
“算爾等識相。”
地盤是朕的,屋子也是朕的。是拆是建,都是朕本身出錢,不動國庫分毫,乾卿何事?
王忠蹙眉。
聽聞此言,王忠愣住,氣憤之色漸減。
為求來敕封,朝鮮君臣下了血本,傾天下之力,將每年的貢品翻了幾番。更寫在奏疏裡,二十年穩定!
美人奉上,顧榜眼卻分毫不為所動,直接又給送了返來。
本來,朝鮮君臣想送美女。
青皮地痞,江湖中人?
周、肖兩位批示使都冇閒著,彆離帶領兵船,同熊批示使一同巡查四周海島,不放過任何可藏匿處。
“上使放心,小臣來之前,已經叨教。”
為見顧正使一麵,家底都要搬空,他們輕易嗎!
兩次上門,都被保護攔住,碰了一鼻子灰。第三次,奉上三顆五十年的人蔘,才見到顧晣臣。
長刀砍下去,還是歇菜。
顧晣臣輕笑,道:“朝鮮一年三貢,多是無用之物,反請賞金銀綢緞,多麼厚顏!”
顧晣臣走路不把穩,踉踉蹌蹌,被坑了一次又一次。淺坑崴腳,碰到深坑,掉出來,短時候爬不上來。
“去請劉玉過來,他送來的動靜,幫了很多忙,咱家也該劈麵伸謝。”
初度以外,朝鮮新君更立下國書,包管世代虔誠大明,每年三次進貢,很多一粒糧食。
為顧卿論功,當由北鎮撫司奏請,天子欽定。
隻不過,英宗之事,牽涉到土木堡之變,又有新舊文武-爭-權,從本質上,便同朝鮮廢君分歧。且郕王臨危受命,於國有莫大進獻,朝鮮新君不過是好讀書,聽話罷了,如何能一概而論。
見幾人汗濕臉頰,春秋大的,嘴唇都開辟發白,終究大發慈悲,開口道:“本官也有些難堪。”
明擺著是大臣結合起來,逼國君退位,交出印璽,迎其弟入景福宮。表現在筆墨上,則變成“世子夭亡,國君哀慟成疾,乃至身不能動,冇法措置政事。知己不能為,海內一做事等,俱托於弟。”
“亂即亂,與我等何乾?”
這一次,進貢步隊的範圍遠超以往。
顧晣臣抬高聲音,道:“李懌登基,最大威脅去除,政見分歧者再無顧忌,衝突定將-激-化。”
與此同時,謝丕所乘官船,已到達登州衛,卸下的“木料”,都被捆綁起來,裝上馬車,運往京師。
“臣痼疾難愈,政事承托親弟。請上國允臣之請,許臣退位,冊臣弟為朝鮮國君。則國事不怠,百姓不憂,親情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