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打猴[第2頁/共6頁]
顧昀在匪首的皋比椅上坐下,又感受不對,站起來將椅子上的皋比一揭,樂了:“貴山大王的寶座真是彆出機杼。”
這些占山為王的大頭山匪可謂是鬥大的字不識一筐,想找個能寫會算的,都得幾個山頭共用一個賬房先生,指不定是聞聲那裡漏出來的小道動靜,便自作主張地劫他們一下,連摸索再上馬威,到時候好向傅誌誠表功去。
長庚這麼一句話說出來,山匪也冇有那麼蠢,立即頓足捶胸地哭喊起來。
長庚幾乎被他手中的劍晃了眼。
他一起被顧昀護在身邊,從數百山匪中吼怒而過,連頭髮絲都冇亂一根,衣袂翻飛,看起來仍然是個翩翩風采的公子哥。
話說返來,沈易看著翻著白眼暈疇昔的孫大人,心道:“我還是第一次瞥見這麼像寺人的侍郎。”
沈將軍說著這話,不由得心疼起本身來――那顧大帥侯府少爺出身,從小身邊就裡出外進地跟著老媽子,使喚風俗了,長大後發明玄鐵營冇有老媽子,乾脆將沈或人當作了老媽子,實在太不是東西了。
孫焦義正言辭道:“這撥悍匪橫行無忌,實在是膽小包天,連朝廷命官都敢劫,何況本地百姓?此禍不除,西南不穩,看來下官這支伐鼓令算是帶對了,這但是我大梁第一支伐鼓令,彩頭便落在傅將軍身上了。”
“孫大人故意了,”長庚笑道,“不過您如何曉得南下就是涉險呢?”
大梁年間,東海的土特產是珍珠,樓蘭的土特產是美酒,南疆的土特產就是山匪。
因而長此以往,南疆軍和本地山匪構成了某種奧妙的共生乾係。
顧昀一彎嘴角:“手熟。”
顧昀:“我這裡前腳剛闖進匪窩,蒯巡撫後腳就‘聽聞了’,他動靜比地盤公還通達啊。”
顧昀從高處看著他挑眉一笑,吹了聲長哨,那馬立即練習有素地跟了疇昔。
山頭上緩緩升起一麵大旗,乍一看還覺得又是“杏花村”,待風吹過來細心一看,才發明寫的是“杏子林”。大大小小的山匪藉著草木掩映暴露頭來,身上穿戴便宜的土甲,長弓短劍紛繁對準山下人。
但元和天子對他還是不放心,南中巡撫就是當年就是專門為了管束傅誌誠而特設的,手中有精兵普通的家將兩百,關頭時候可便宜處置,雖如果然出事,這兩百家將即使冇法對抗南疆駐軍,但彆離突圍捎信倒是不難的。
官匪勾搭,當然不是甚麼長臉的事,但是顧昀內心稀有,這兩年皇上又是推行耕作傀儡,又是大開互市路,明顯都是國富民強的好政策,恰好不知題目出在哪,國庫不滿反空,軍費又得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