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二讓徐州[第1頁/共5頁]
“接不接管呢?”劉備內心策畫,“留下駐紮小沛,是給陶老狐狸當看門狗,曹兵不來還好,曹賊一旦去而複返,我可就要被陶老狐狸推到前麵和曹賊白白火併了。可如果不留下,我之前的儘力……。”
第二天中午,孔融和田楷帶領的兩支救兵一起來到徐州城外,孔田二性命軍隊駐紮城外,僅領十數侍從入城,陶謙親領二子一侄出城驅逐,將田楷和孔融請到家頂用宴,劉備兄弟和徐州文武儘數退席相陪。席間,已經傳聞過陶副主任‘豪傑事蹟’的誠懇人孔融和田楷少不得對陶應讚不斷口,連連恭祝陶謙教子有方,竟然生出了這麼一個有勇有又有擔負的好兒子,實在是羨煞旁人。
“好,二公子公然是朽木不成雕也,這下我輕鬆了。”曹豹內心如是想,“隻要拉好和二公子的乾係,等他擔當了主公的州牧之職,徐州,就是我曹豹說了算了。”
“二公言過了,言過了。”病情一夜之間好了很多的陶謙連聲謙善,一雙老眼卻笑得幾近眯成一條線,撚著全白的山羊髯毛說道:“這個不孝子,昨日私行出城送信,幾近將老朽三魂嚇飛六魄,若非二公與玄德公洪福庇佑,老朽必定見不到這個不孝子了。”
“陶應小兒,是真冇聽到孔北海的話?還是在裝冇聽到?”劉備也是內心迷惑,悄悄留意陶應,而我們的陶副主任則隻顧和陶基談天,儘說一些田獵投壺的玩耍之事,對孔融之前的言語充耳不聞,劉備見了,不由心生警戒,“此子若非天生呆傻,便是奸滑非常!遠勝曹賊!”
心動歸心動,但便宜力極強的劉備還不至於被貪婪衝昏腦筋——劉備非常清楚,這一次曹操退兵,徐州軍民最感激的人是陶應陶二公子,本身如果就這麼接過徐州牧職位,不但會落下兼併罵名,徐州的民氣也絕對不會歸附本身!以是劉備隻是略微轉念,頓時就果斷點頭道:“不成,劉備誓死不為不義之事!還請陶府君另擇賢者讓之!”
“徐州得救,我二哥應當記首功。”陶基有些不平氣,但陶基父親早亡,全賴伯父陶謙扶養長大,對陶謙非常尊敬,以是陶基再如何不平氣也隻能乖乖跪下,向孔融、田楷和劉備三人伸謝。陶應實在比兩個兄弟施禮更快,隻是陶應冇有搶在兄長之前開口,隻是跟著堂弟陶基隨聲擁戴。
“孔北海過譽了,過譽了。犬子庸碌,那敢當孔北海如何讚譽?”
曹老邁的信譽還算傑出,說了退兵就真的退兵,從徐州城下撤兵回營以後,當即拔營起寨向兗州撤退,走得還特彆急,當天夜裡就撤到了留縣境內,一度危如累卵的徐州州城彭城,也終究轉危為安。再三確認了這一動靜後,大喜過望的陶謙連夜遣人寄書,聘請駐紮城外的北海太守孔融和青州刺史田楷移師入城,共同慶賀徐州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