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下) 名君子[第2頁/共4頁]
“好!”陶應大喜過望,一拍大腿叫道:“多謝兄長賜名,這名字太對小弟的胃口了,小弟的步隊,從現在開端,就叫君子軍了!”
因而乎,幾經周折以後,我們陶二公子的新兵步隊終究七拚八湊的湊滿了九百之數,並於當天傍晚在徐州東門小校場長停止了成軍典禮――實在也就是站個隊,領禮服軍旗,聽陶應訓幾句話,然後聚在一起吃一頓入夥落草飯,便能夠結束典禮去睡覺了。
“噢!”不幸的九百新兵壓根不曉得天國已經逐步向他們敞開了大門,還收回了由衷的喝彩,向陶應一再稱謝,然後搶先恐後的衝向正在披髮著濃烈酒肉香味的夥房。
“多謝兄長指導,小弟也正有此意,就是一時之間還冇有想到好的名字。”陶應對道。
“兩位賢弟錯矣。”陶商點頭,語出驚人道:“兩位賢弟莫非忘了,史乘記錄,五百多年前,也有一支君子軍,且是當時的最強之軍。”
“兄長過獎了。”陶應謙善道:“這些話提及來輕易,但做起來卻難,要想讓將士真正記著這一點,不知還需多少光陰。”
“保家衛國!保境安民!”陶應特地遴選出來的誠懇兵都很聽話,不管有冇有瞭解陶應話中的含義,都舉起了手中的兵器旗號,跟著陶應有節拍的整齊大喊,“保家衛國!保境安民!保家衛國!保境安民!保家衛國!保境安民――!”
“弟兄們,這些都是你們應得的,但你們必須記著,這些糧米、布匹和毛皮,都是大漢官府從大漢百姓身上收上來的,你們的一衣一鞋,一飯一食,都是大漢百姓的心血!這就是我要你們記著的事!”
因而乎,聽取了誠懇大哥陶商的建議後,我們陶副主任親手組建的第一支軍隊,終究有了一個極其清脆、同時也極其高雅的名字――君子軍!
“小子們,等著吧。”看著喝彩雀躍散去的新兵人群,陶應臉上壞笑更甚,轉過身正要帶著陶基和林清下台用飯,又俄然瞟見台下走上一人,倒是陶應那位誠懇得三錘子打不出一個屁的便宜兄長陶商。陶應不敢怠慢,從速迎上前去,向陶商一鞠到地,恭敬說道:“兄長,小弟不知兄長駕到,有失遠迎,還望兄長恕罪。”
陶商冒死鼓掌,感覺二弟這話太對本身胃口,又由衷的恭賀道:“賢弟以仁義為旗,以慈愛為幟,信賴賢弟與賢弟的君子軍,必然都能前程無量!”
“是前程無亮吧?”陶基和一旁偷聽的林清一起在內心哀歎,“這兩麵旗號打出去,信賴君子軍頓時就要成為天下諸侯的笑柄了。”
“弟兄們,你們都聽清楚了,從明天從現在開端,你們就是大漢的將士,不管颳風下雨,雷霆雪雹,袖手高坐,每個月都少不了你們三石三鬥三升的粟米(漢小石,重約三十公斤)!每年也少不你們的夏單裝,冬皮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