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放下到底有多難[第1頁/共2頁]
不怕俗,大俗實在就是風雅。彼時白居易俗,千古唐詩一代人物;彼時《紅樓夢》俗,中國古典文學的頂峰之作。
2010.8.7
以是各位導演,彆一味衝著外洋電影節拿獎,彆一味地講人道、講藝術,彆一味地尋求意義和內涵,拍點淺顯觀眾看得懂的電影吧。
看完《唐山大地動》後更加感覺馮導靠譜。多都雅的電影啊,長幼皆宜,票房通殺。再深一點淺顯觀眾就看不懂了,再淺一點就流於輕浮了。老戲骨根根頂用,徐帆教員的表示的確是教科書級的,之前總感覺她演戲有點端著,到了這部戲裡,可不端了,一點陳跡都冇有了,太讚了。陳道明一貫靠譜,他跟周迅阿誰活寶一樣,是屬於放在哪兒都出彩,都讓導演放心、觀眾放心的人物。另有另一名活寶陳瑾,她在《冬至》裡跟陳道明演過伉儷,此次又演,她是我見過獨一的跟一名陳道明對戲氣場涓滴不減色的女演員。再加上呂中那位國度一級演員老太太,這幾小我飆起戲來,立馬襯得年青演員曆練的不敷……當然老七和陸毅出場的時候我都忍不住笑場了……太熟諳親熱了。
檢點一下餘下的導演,對我這類淺顯觀眾來講,有票房號令力的另有一個陳凱歌,畢竟有《霸王彆姬》在那兒擺著。但是一看,陳導還冇有“放下”,還持續藝術著。《趙氏孤兒》這個故事倒也罷了,一看那打扮、道具通報出來的點點滴滴,就曉得這電影又是講深沉、講人道、講內涵的。唉,到時必定是會去影院恭維,但是會不會中場睡著,凱哥,您看著辦吧。
比及了《三槍拍案詫異》,那的確是天下一片罵聲。實在這是天然的,作為一枚中國導演的領甲士物,你不玩深沉,不玩內涵,找了一堆笑劇演員來演了一個驚悚故事,用戔戔幾千萬的投資拍出了3億的票房,掙錢掙得跟玩票似的,當然招罵。但是誰規定電影就不能這麼拍呢?特彆誰規定張藝謀就不能這麼拍電影呢?誰規定張藝謀就得每部電影都去尋求所謂的藝術內涵呢?並且《三槍》換了任何一名新人導演來,拍出這個層次、這個畫麵、這個結果,保管跟甯浩似的,一舉成名。不信你想想《猖獗的石頭》那電影,如果掛上“張藝謀導演”五個字,包管也是罵聲一片。為甚麼甯浩能夠如許拍,張藝謀不成以如許拍?就因為他是張藝謀,就不成以拍他本身想拍的電影,就不成以嘗試轉換氣勢?連他本身都“放下”了“張藝謀”三個字,倒另有一堆人硬是想要他端著,累不累啊!
淺顯觀眾看得懂,纔是真正的藝術。
最最首要的是,整部電影固然動人,但是從始至終都保持了一種悲觀向上的氛圍和走向。兩個家庭、兩個孩子、兩條線,固然過得各有各的酸楚苦辣,但是中國人特有的悲觀由始自終。就算是描畫人道,表示的也是人道的仁慈誇姣,而不是重新到尾滿是壓抑。整部電影鬆緊適合,節拍公道,讓人淚中帶笑,最後的結局更是鬆了一口氣。這纔是一部好電影嘛,讓統統觀眾看完後滿懷信心,充滿悲觀、充滿感激地走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