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平林新月人歸後[第3頁/共3頁]
我感覺,不如說是惠英紅雲開月明。她的銀幕經曆,陰晴圓缺,彩雲追月。從清鉤如眉的首屆影後,到行動女星,曾經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抬頭看,也曾經寥寂清輝,獨上西樓。
看她在頒獎禮上落淚,泣不成聲地最後懇請大會多給她兩秒鐘,然後說出粵語:“感激媽媽。”實在她是滿族正黃旗,當年百口遷往香港,一度流浪到需得方當稚齡的她在船埠上向遊人兜售香口膠。
“贏儘滿城宮心計”的盛典上,看她著譚豔裳的戲妝,親吻金馬獎獎盃。
因而想起很多年前,阿誰追在秋官馬後的女孩子。
不過是1960年出世,和她同齡的鐘楚紅嫁作販子婦,十六年恩愛相守未能白頭。另一個和她同齡的陳玉蓮則持續拍電影、拍電視劇,抽出更多的時候與精力在災區做義工。比她大一歲的劉雪華頓時要在新《還珠格格》裡扮演太後,比她小四歲的張曼玉則已經是全港民氣目中的聖瑪姬。隻要她還在十萬塵凡中行走,於大小銀幕上演著戲裡的人生。
厥後才垂垂模糊透出,本來她是尚宮的侄女,統統的統統所謂息事寧人,隻是因為不需求她去爭。當然也有不成不爭的時候。當發明蔡尚宮將丟棄她單獨出宮養老的時候,惠英紅將譚司膳這小我物表示得非常出彩。
顛沛流浪的童年並冇有換來現世的安穩,近年來傳媒對她鮮少有報導。幾年前偶爾一次,香港金像獎欲聘請曆屆影帝、影後合影,她委宛回絕,說:“我感覺很忸捏,二十五年來冇有拿過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