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風波又起[第4頁/共5頁]
“猖獗,這肖麻子不過段天德的一條狗,現在狗仆人都滾回家去了,這條狗還敢如此放肆。”吳知縣來到太和縣後被段天德壓的太狠了,一聽到段天德三個字就有點壓不住心頭的火氣。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些流民雖不是我太和百姓,但總歸是大明子民,能幫還是要幫一下的,再說此事能成這些流民最應當感激的應當是你纔是。”吳知縣撫須長歎道。
如此以來,大戶們得了心安,吳知縣刷了名譽,流民們有了一個活命的機遇,倒也算是三全其美了。
不過李煥的巡檢任命書還冇下來,反倒是太和縣又出事了,本來是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收稅時節。
吳知縣嗬嗬一笑也不辯駁,隻是將幾份朝廷下發的塘報往桌上一扔,這些大戶們頓時傻了眼,不管是西北的闖賊還是朝廷的官軍,可都不是善茬,隻要他們來了太和,那這些大戶的好日子可就到頭了。
受不瞭如何辦?費錢。
當然更首要的是太和縣船埠位置過分關頭,李煥若想借彙通堆棧這隻金雞給本身下蛋,就必須將船埠把握在本身的手裡,以是即便冇有昨日的信譽,李煥也得把這絆腳石給搬開
朝廷已經多次下文,要求各地衙門不得苛待流民,但現在太和境內的這些流民不但不是太和人,乃至連鳳陽人都算不上,這些流民對太和百姓而言,算是徹完整底的陌生人。
“如果昔日確切比較困難,可現在這個情勢,想扣出點糧食倒不是甚麼難事。”
當然這些大戶獨一要求就是請吳知縣千萬要禁止外埠的官兵進入太和。
經此以後,吳知縣在太和百姓間聲望大增,好評如潮。
所謂賊過如梳官過如篦,一旦官兵移防太和,那處所上這些大戶可就彆想安生了,光這些分攤就夠大戶們喝一壺的,如果碰上軍紀廢弛的官兵,那劫奪百姓,騷擾婦女也是常事。
“竟有此事?你查出幕後黑手冇有?”吳知縣一聽這話頓時怒不成遏,厲聲問道。
“恩師放心,我當即去楊樹鎮一趟,必然將這案子查個水落石出。”瞭解至今,李煥還是第一次見吳知縣如此失態,固然不清楚案情更無破案的掌控,但此時現在李煥千萬不敢流露一絲躊躇,當即滿口承諾道。
出瞭如此大事,即便吳知縣不叮嚀,李煥也要儘快將這案子破了,現在李煥已經和吳知縣深度套牢,兩人是一根繩索上的螞蚱,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如果吳知縣因為這案子丟官罷免,到時不但李煥的巡檢夢要泡湯,恐怕這個捕頭的位置都坐不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