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家庭會議(1)[第2頁/共3頁]
“拿多少呢?”大嫂顧廣珍問得輕描淡寫,一邊把一個雞腿子塞進嘴裡。
如果父親熬個兩年三年的,耗去她們兩三萬塊,這但是不小的數字。大姐夫60多歲了,還在工地上掙紮……
但寧靜很快被不安代替了。
中間,馬傑想生機擺架子,李濤和劉中義兩麵夾攻,每句話都擊中關鍵,令他威風不起來。他更奇特這倆人從外埠才返來,對他的桃園竟摸得如此透,並且相乾方麵的知識點很多。
“你表叔比你可強多了,你今後跟表叔有得學。”李國清叮嚀李濤。李濤連說是,是。
劉中義問大哥二哥,情願本身照顧嗎?
“你倆說的都有事理。”李國清道,“我支撐黃技術員的說法,看環境一次性談定。馬傑內心必定有個底線,摸他的話門路,探到底線就好談了。”
李濤撓撓頭:“啥意義?”
吃完飯回到二裡莊,李濤和劉中義換了身衣服,攜著李國清,帶著原條約到了馬傑家裡。李濤和劉中義遵循黃健的建議,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李國清在中間敲邊鼓,終究以150萬把桃園接辦了過來,並順勢扣掉了馬傑拖欠村民的十幾萬人為。
“哦……咱家這環境……”劉中義看看大哥二哥,“我三個姐說拿錢,你們啥定見?”
“你每天啥子不乾,就曉得打牌,服侍老的咋不可?還往外掏錢?你腦筋被驢踢了?”顧廣珍打斷大哥,吼道,“我見天從鎮上拿貨返來做手工,從白裡熬到黑夜,眼睛熬得冒水,你倒好,把家裡錢往外拿!”
劉中芹三姐妹冇吱聲。
劉中義還使了詐,說,我的同窗遍及鎮上各個單位,十幾個微信群。如果冇談成,群裡有人問我,我就說是桃園生過病,來歲還會持續抱病。
歸去的路上,李濤問劉中義,咱使詐,算不算不品德?
晚餐是在大哥家吃的。大哥說,聚齊了,一起吃個飯,看看咋服侍俺大。
“這四周不是有如許的麼,請鄰居照顧,一個月3500塊,包餬口費包紙尿褲。”劉中芹說,“又不是一家兩家。”
劉中義道:“一次性談好,如果人家給的價都不如咱高,咱不是虧了?”
“如果馬傑跟人家聯絡了,再不睬咱,不是更虧?到時候咱再找他,即是給他送籌馬哩。”李濤道。
劉中義表示詫異:“在咱故鄉這處所,乾啥子一個月能弄3500塊?本身不照顧,請人照顧?”
馬傑開初不承諾,說李國清多事。李國清提示馬傑,條約上咱村每家都有署名,有一個出來拆台,你都甭想讓渡。馬傑這才服軟。
劉中義認識到難辦了。有三個兒子,請護工照顧癱瘓的老子,這是冇有孝道;讓大哥二哥照顧,他不放心;他一小我扛過來呢,不實際,桃園裡一攤子爛事兒等著他去做;三個姐姐分歧適親身照顧,如果僅僅是她三個拿錢請人,每人一個月1200塊,一年就是14400塊,這對於在家帶孩子冇有支出的大姐來講,挺吃力,二姐三姐一樣是打工族中的弱勢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