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大功於朝[第3頁/共3頁]
因為李世民想到了一個更讓他稠密興趣的事:“正泰所煉的鹽,就是那白鹽吧?”
“前日,臣率鹽鐵使司高低官吏,前去二皮溝鹽業查稅,這二皮溝鹽業贏利近二十萬貫,按照朝廷所訂課鹽稅法,收稅金十一萬貫二千餘貫。昨日,二皮溝鹽業便將籌辦好的稅金,一併運至長安鹽鐵使司,以是……”
這小我……真的越來越看不透啦。
“甚麼?”李世民一臉古怪地看著陳繼業:“是陳正泰!”
實在世家的題目,早已有之,隋朝的時候,皇族就曾想收回世家的好處。
宣政殿中的君臣們焦灼的等候著。
李世民暴露古怪之色:“卿持續說。”
李世民俄然有一種朕如何纔剛開端要大治天下,要超出隋文帝,咋就已經將隋文帝踩在腳下的感受。
李世民持續道:“他是朕的弟子,能有此功勞,令朕欣喜。”
陳繼業方纔從胸前取出簿子,李世民卻已一把掠取了去。
乃至另有人幡然覺悟……咦,我家也有鹽井,但是彷彿……冇有交稅呀。
畢竟……皇家享用的奇珍奇寶,本就是理所當然的事。
陳繼業說話的工夫,李世民已走到了他的麵前。
有了這段典故,豈不是全天下的人買了此鹽,便不由要想到這一段嘉話。
他所憂愁的,不恰好是世家大族兼併了鹽井,而這些具有暴利的鹽井,朝廷竟冇法收取他們的稅賦。
深得朕心四字出口……便將某些人對陳正泰的敵意消逝了個潔淨。
呼……
這一次……他又震驚了。
“是阿誰二皮?”
李世民恍然大悟。
陳繼業施禮:“陛下。”
李世民雖是內心大喜,卻畢竟開端節製住了本身的情感,麵上不露聲色的道:“唔,他有此心,是好的。”
李世民又好好的嘉獎了陳繼業一番,這一番的嘉獎,群臣們內心都稀有了,這位長安鹽鐵使隻怕很快就要平步青雲,扶搖直上。
這二皮溝鹽業,到底是何方崇高。
但是……那裡想到,一個聞所未聞的二皮溝鹽業,竟然就交納了十一萬貫錢。
那麼……這錢就做不得假了。
李世民刹時明白,為何陳正泰要求本身的食邑要在那二皮溝了,看來阿誰小子,早就有此籌算。
隨即,他凝睇了陳繼業一眼:“煉鹽之地在那邊?”
很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