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1頁/共3頁]
明檀未雨綢繆,已然想到退婚以後很長一段時候不便張揚,這回選的都是些素雅色彩,月白、艾綠、淡青。
“……?”
“母親說的是。”
明檀忙躲,還矜矜持持地嫌棄道:“你瞧瞧你,毫無半分我與婉婉的賢淑貞靜,如此這般,‘上京三姝’的名聲如何打得出去?”
“依我看,那位殿下本就那般猖獗。”
裴氏眼尾稍瞥,淡聲道:“你這話但是左了。”
一時,廳中幾人皆寂靜不語,低眸深思。
裴氏在吃穿用度這些微末小事上從不會落人話柄,給明檀添了定規,給沈畫也依樣多添一份。
她放下髮簪,目光變得深而悠遠:“我與侯爺的情分不過如此,當初外任,也是我不肯生受邊關之苦自請留京。我合該感激柳氏纔是,邊關五載,侯爺竟未納新人,更未添一子半女,給我省了很多費事,換了旁的妾室相隨,想來冇她這般本領。
-
聽到這,白敏敏彷彿模糊明白了甚麼。
明檀上頭無嫡姐,二房三房的兩位堂姐俱已出嫁。明楚這位庶姐倒還待字閨中、且與她年事相仿。隻不過明楚和柳姨娘陪著她父親靖安侯戍守邊關,已有五年未曾回京。
四下無人,張媽媽又靠近低聲道:“說到底,這宅院當中子嗣為重。夫人於此道艱钜,但府中貌美丫頭不是冇有。再不然,這京裡小家碧玉也多的是,侯爺與柳氏相處這麼些年,見著新奇的,也該厭了。”
周靜婉點到即止,換了個話頭持續道:“定北王常征北地,極少回京,他的脾氣我不太體味。可即便他真是擁功自重,不將玉貴妃與承恩侯放在眼裡,宮宴之上直接下人臉麵,陛下與娘娘也會輕責一二纔對。”
“貶為百姓不進科舉,顧家三代以內是有望起複了。”白敏敏歎了口氣,“上元宮宴顧九柔還大膽獻曲,這才幾日,如何會這般俄然?”
裴氏仍然感覺不對,但冇再多說甚麼。
至於沈畫,第一時候想到的,是明楚這位明三蜜斯與她同歲,雖是庶女,但家世頗高且受寵嬖,身份計算下來與她相稱,上京適合的婚事數得著,此時回京,兩人隻怕要在議親上頭撞上一撞了。
與明檀、白敏敏交好的翰林學士之女周靜婉輕聲道:“不俄然,那日我因風寒,歇在家中未曾赴宴,厥後倒也對殿中之事有所耳聞。當時殿內的景象,實在已經預示了很多事情。”
世人聊及此事,不免唏噓。
唯有白敏敏一頭霧水:“阿檀,你聽懂了?如何就不俄然,如何就預示了?”
周靜婉耐著性子解釋:“這回事發,明麵上是說京畿縣令張吉與承恩侯過從甚密,暗裡彙集了很多顧家的罪證。可細心想想,張吉是因承恩侯才官運亨通,為何要俄然告密?莫非真有貪吏會一夜之間棄惡從善麼?